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奈飞收购、阿里和万达看上,《未来机器城》凭什么?

07-19 IT文章

null

燃财经(ID:rancaijing)原创

作者| 闫丽娇

编辑| 苏琦

延迟一年,《未来机器城》终于在今天凌晨正式上映。这部动画电影改编自暴漫2012年度最受欢迎条漫《7723》,讲述的是智能机器人“7723”与叛逆少女小麦一起拯救世界的故事,期间探讨了家长与子女间关于陪伴、沟通的社会性问题。与很多讨喜的主人公不同,小麦是被真实还原了的问题少女。

电影上映前一年,已经未播先热。2018年戛纳电影节,《未来机器城》被流媒体巨头Netflix买下独家海外发行权。据外媒报道,成交价为3000万美金,成为Netflix动画电影史上最高成交记录。

除了Netflix,电影还吸引了阿里和万达两大巨头成为其出品方。2018年9月,《未来机器城》在Netflix上线,豆瓣上有近2000人标记了已看,4000多人给出评论。

截至9点26分,电影在首日共收获220万票房,与首日就拿下1799万票房的爆款动画电影《大圣归来》还有一定差距。《大圣归来》至今以10亿票房保持着国内动画电影纪录。

与《大圣归来》背后的制作方不同,《未来机器城》的制作方最早以内容起家,2015年才有了自己的影视公司。近几年,很多内容公司都开始涉足影视,很多网络剧或漫画也被搬上大荧幕。例如2012年上线的系列番剧《十万个冷笑话》,在2014年被改编成电影登陆院线,加上2017年上映的《十万个冷笑话2》,两部电影共拿到2.5亿累计票房。

但内容公司的影视化并不平坦,《十万个冷笑话》票房破亿的同时也被嘲娱乐性泛滥。其背后反映的是不同艺术形式的不同规律。有影评人认为,很多网络剧往往只有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要将这样的内容扩充到100分钟,加入单纯的吐槽并不能成就一部完整的电影;很多这类型电影票房能破亿,依靠的是此前内容IP积累下的粉丝。这也是内容公司转型做电影的通病之一,如何用电影语言做电影,而不是用传统的内容讲述故事。

电影上映前夕,燃财经(ID:rancaijing)采访到了《未来机器城》的制片人郝雨,共同探讨相比专业电影制作公司,内容公司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在进入传统行业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挑战?

从漫画到电影,转型步步是“坑”

近几年,为什么很多内容公司都在做影视化转型?

“电影是内容人的终极理想。”郝雨认为,电影最能够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相对电影,短视频有时或许能像病毒一样指数级传播,但热闹之后,很难再留下什么。

“做内容的人需要不断为观众提供新鲜感,做搞笑视频的灵感总有枯竭,粉丝今天爱看,明天可能就不看了。在变现上,不能一辈子都靠广告商买单,粉丝并不一定接受。电影是纯粹的谁消费谁买单。”郝雨告诉燃财经,团队需要在已有的业务模型上找到突破口。

2016年是文创产业集中爆发的一年,无论短视频还是内容创作。到了2017年,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人口流量红利逐渐消失,凭借“爆款”圈粉越来越难。

同时,从2017年开始,相继有内容平台下架整改,今日头条、网易新闻、凤凰新闻、天天快报等新闻资讯平台,B站、秒拍等短视频应用以及探探等社交APP都在接受更严格的内容审核。微信公众平台的局限性,也促使很多以公众号起家的媒体探索其他形式。

期间一些经典网络IP改编的电影收获了不错的票房,给了后来者鼓励。卢恒宇、李姝洁的电影《十万个冷笑话》改编自寒舞所著的漫画,票房达到1.19亿。叫兽易小星指导的《万万没想到》也源自网剧改编,票房达到了3.22亿。两部电影给了郝雨很大启发,原来网络剧也可以走向大荧幕。

null

《未来机器城》改编自暴漫的人气条漫《7723》,幽默桥段搭配催泪情节。周星驰御用配音石班瑜、冯远征作为中文版配音演员参与其中。作为一家内容公司的首部影视作品,郝雨表示,公司在7年的制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难以想象。

动(漫)画电影是一个极其细分的领域。开始筹备电影剧本时,郝雨便意识到靠写综艺节目、段子的人写不好电影剧本。所以团队一开始盲目“迷信”好莱坞,邀请了不少编剧、动画导演、制片人做参谋。但中西方对内容理解存在差异,剧本前前后后经历了好几次推倒重来。

有段时间,他们内部极度自信,谁的建议都不听,内部测试时,反馈很糟糕。有段时间,又极度不自信,谁的话都听。为了改成全年龄段适合的内容、争取最大覆盖人群,甚至想把“机器人7723删除记忆”的故事核心改掉。结果就是最后几百万美金花出去,却没得到任何一个人的满意。第一次读本会,全场沉默,剧本被当场撕掉,只好按照更贴近中国观众的思维走向重新创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1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