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黑胶会是新民乐的未来吗?

07-19 IT文章

黑胶会是新民乐的未来吗?

文|邢书博

早在1890年左右,就出现了由赛璐珞和硬橡胶压制的圆盘型唱片。

赛璐珞材质也是电影胶片和动画胶片的主要材质。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无论是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还是庵野秀明的《新世纪福音战士》,都还在使用赛璐珞材质。

黑胶会是新民乐的未来吗?

网友“@wildgun”近日花高价购得的一张赛璐珞动画胶片,来自《EVA》第11话中的一个镜头

但在唱片市场,人们却很难再找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赛璐珞唱片了。

原因在于,在当时这种材质造价昂贵且易碎易燃易爆,不易保存,所以当时记录音乐的唱片主要用虫胶制作。毕竟对于20世纪初的音乐爱好者来说,赛璐珞这种塑料制品是奢侈品,原木家具反而到处可见,真是沧海桑田。

20世纪初,无论是旧上海的胡蝶、周旋、阮玲玉,还是新奥尔良的爵士歌王们,亦或是纽约和北平的电台里,都在使用虫胶灌制的唱片播放音乐。

随着唱片的大规模复制,最早的流行音乐蓝调音乐和乡村音乐也在全球深根发芽。此后,在蓝调基础上诞生的摇滚,在摇滚的呐喊中诞生的R&B和hip hop,以及融合各方音乐元素自成一派的EDM,一直流行到现在。

乐评人常说,现代流行音乐的乐理基础是黑人布鲁斯音乐和白人乡村音乐。

但并非所有人都知道,现代流行音乐的工业基础却在中国、印度和东南亚。

虫胶唱片里所用的虫胶来自一种动物,叫紫胶虫。这种虫子十分娇贵,只能生活在亚洲的北纬30°以南地区。在古代主要用来做粘合剂和衣服印染。

物以稀为贵,无论是古罗马还是古中国,紫色都是贵族的颜色。《左传》中记载,春秋时各诸侯国君以穿紫色衣为贵。唐代规定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才能穿紫色衣服。紫色又是王者的颜色,如北京故宫又称为“紫禁城”,亦有所谓"紫气东来"。皇帝头上带的帽子,叫做紫金王冠。

黑胶会是新民乐的未来吗?

虫胶

进入工业时代,人们发现虫胶制作的唱片几乎扭转了赛璐璐唱片的所有缺点。虫胶耐寒、抗压、耐腐蚀,且产量相对较高,为现代音乐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严格意义上,当时的黑胶唱片不应该叫黑胶,而应该叫紫胶唱片。

但遗憾的是,日本人打乱了这一切。

二战期间,中国、印度和东南亚是抗日主战场。战争摧毁了虫胶的生产体系。

由于虫胶也是重要的军工原料,十分紧俏。那时的唱片公司被迫要求乐迷们,必须上交一定数量的旧唱片,才能换一张新的。只有这样,唱片公司才能生产新的唱片。但是这一政策使得大量早期虫胶唱片被销毁,许多珍贵的录音也因此永远丢失了。全球音乐市场在那一刻戛然而止。

只是福兮祸兮,二战虽然摧毁了虫胶生产,但却刺激了化工产业的发展。新的技术让塑料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基于乙烯基的塑料黑胶产片开始大批量生产。7英寸的黑胶只能存一首歌,叫EP(单曲);12寸的黑胶能放十几首歌,叫LP(专辑)。现在我们的流媒体播放器里的播放列表和歌单,也都继承了黑胶时代的称谓,有意思。

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黑胶唱片推动着平克弗洛伊德的《月之暗面》和皇后乐队的《歌剧院之夜》,以及猫王、邓丽君、齐柏林飞艇等一大批巨星,在全球大放异彩,也真正做到了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听着摇滚和迪斯科,在工厂和客厅载歌载舞,为二战后满目疮痍的世界增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黑胶唱片,也流淌在人们记忆里,最好的背景音乐。

黑胶会是新民乐的未来吗?

平克弗洛伊德《月之暗面》专辑封面

不过对于70、80年代还没富起来的中国年轻人来说,他们记忆里的黑胶唱片不是黑色的,而是彩色的。乙烯基的正牌黑胶还是太贵,所以他们选择聚氯乙烯生产的薄膜唱片。

薄膜唱片颜色多样,赤橙黄绿青蓝紫,想要什么颜色就有什么,像极了爱请,也像极了塑料袋。事实上,聚氯乙烯确实是塑料袋的主要成分,还是三级致癌物。

当时的中国唱片在全球也是独树一帜,除了唱片材质用的是薄膜唱片,唱片里灌制的歌曲也不是爵士、摇滚、迪斯科,而是红歌、戏曲、大民歌。

黑胶会是新民乐的未来吗?

网友“小手冰凉”收集的五颜六色的薄膜唱片,里面灌制的是1964年的景颇族民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1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