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5G手机:信息不对称下的过度宣传,狂热了用户也裹挟了厂商
文 | 邻章
5G技术,作为中国在通信技术上从过往跟随并驾齐驱到引领转变的重要里程碑,在各界宣传的加持下,早已家喻户晓。而站在当前档口观察5G众生百态,不难发现,这项短期不可高估但长期决不能低估的技术,在当前的各界预期下已成裹挟之势。仅从消费端而言,其不仅成为了衡量厂商技术能力的一把标尺,更成为了用户换机纠结的核心。
但基于信息不对称而对用户猛然宣传5G技术的各种好处,画出各种大饼而闭口不提当下5G技术基础设施现实,操之过急的让用户为之买单,也或将反噬5G的正常发展,而这是业界需要注意的。
5G技术已成衡量厂商能力的标尺
观察智能手机行业,不难发现5G已成为用户衡量厂商能力的一把标尺,在当下的用户认知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势:谁不能及时推出5G产品谁就是没了创新力的落后者。也或正因如此,厂商们为了抢占用户心智,塑造自身创新能力的形象,以至于出现竞相公布5G第一次的这种魔幻一幕。
诸如谁家第一次实现基于5G技术发推特,谁家又第一次实现基于5G网络发出了微博,谁家又第一次实现5G上网,谁家又第一次实现5G场外视频通话。当然,这些都是厂商们努力研发的结果,我们不能否认,但接连公布所谓的第一次却使得公关意味明显。
这种魔幻在7月16日再度上演。
1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查询到,已经有7款5G手机获得了3C认证。其中,华为有4款,一加、中兴、vivo各有一款5G手机获得了3C认证。
但就是这样一个报道,却也引得不在其中的OPPO和小米纷纷回应。OPPO称“证都拿到了,只是还未公开。”并随后就晒出了3C证书并公布OPPO Reno 5G版本已正式获得中国5G终端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以此表明OPPO在5G手机上已经三证齐全(3C认证、入网许可证及无委核准证)。小米则回应称:“小米5G手机将在下周申请测试,目前的3C认证仅考核2G、3G、4G功能,并无5G新增测试项目。”
由此可见,在5G产品这件事儿上,厂商是多么的敏感,是多么害怕别人贴上公司5G技术落后于人的标签。而更显著的一例是魅族黄章在魅族社区回答用户魅族何时推出5G手机,时其回复称:“5G别急,刚开始的5G手机又笨又重,即使只用4G也更耗电。我们会在明年推出 5G 手机,但我个人认为后年的 5G 手机对消费者来说才算基本成熟。”黄章的这番回复,却引来了无数用户以及媒体的嗤之以鼻,认为这是魅族为自己目前尚无5G手机推出而找借口。
5G更是用户换机的纠结核心
但平心而论,黄章对于5G手机的评价错了吗?实际并没有,以当前5G基础设施现实来看,不成熟还达不到商用要求可以说是对5G基础设施建设最为中肯的评价。
以当前参与5G友好用户体验的实际体验反馈来看:5G当下带来的最大效果在于下载速率的提升,但5G服务的可用范围却是大大受限,即使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5G覆盖依然还远未达到商用要求,目前北京市的覆盖还是热点覆盖,在重点地区进行覆盖,并没有全面铺开。
据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张同须在2019年(暨第七届)IMT-2020(5G)峰会上透露:“到年底,中国移动会实现在50个城市建设5万个5G基站的规模。”而中国信建投的研报显示,预计2019年全年中国的5G基站建设量能达到15万座。而以此基站覆盖率要支撑起5G的顺畅体验,恐怕很有难度。作为对比:截止2018年,中国移动的4G基站共有241万个,而电信和联通分别为138万和99万个。
可以说,5G基站建设任重道远,而这也使得当前的5G手机有些早产儿的意思,毕竟其与3G、4G时代网络基础设施走在产品前面有着明显的不同。走在基础设施建设前面的5G手机,其当下事实上或许只适合在一线城市的极客尝鲜群体。
但面对这一在分外明显的现实,许多用户却依旧不为所动,依旧认为别人说实话是在掩盖自己的不足,是在给自己的落后找借口,这是当下市场用户的奇幻之处。
而用户对5G技术展现出的这种狂热,不仅让厂商们风声鹤唳,事实上也正在反噬自身,一个简单的例子是,5G正成为换机用户的核心纠结所在。以个人接触到的用户为例,事实上从自去年至今,已有多位朋友因为5G的即将到来而在换机问题上纠结不已,并时常向我咨询试图寻得建议。
的确,在当下这个4G与5G交汇的时间节点,对于那些准备一款手机用几年的用户来说,的确是一个比较尴尬的时间节点。毕竟在下半年5G手机就将陆续上市的现实下,若是继续购买4G手机,那么明年可能就会落后过时,也正是基于此,许多朋友即使现役手机早已不能满足需求,但依旧要硬撑着说等5G手机出来了再行换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1482.html
- 上一篇:养肥的主播,白嫖的用户,难以盈利的斗鱼
- 下一篇:华为入局,电视巨头们该是喜还是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