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隐形冠军:靠卖拉链,年赚400亿,做到了世界第一
◆踏踏实实把小事情做好,才能让企业长盛不衰,成为百年老字号。
正解局出品
小拉链,大生意。
靠350日元起家,至今全球销售额高达7657.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88亿元)。从日常穿着的牛仔裤到宇航员的太空服,到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这就是日本拉链巨头YKK的传奇之路。
YKK与丰田、索尼并列,代表了日本发达的工业制造水平。
读懂了YKK,就能看清楚日本工业制造的崛起之路。
1. 随处可见的YKK,从牛仔裤到太空服
一年销售超95亿个拉链,在世界72个国家或地区拥有108家公司,2018年度全球销售额达到了7657.81亿日元,其中拉链相关的产品卖了3328.57亿日元。
这就是YKK,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拉链生产制造商的实力。
(近5年YKK的营收数据来源YKK官网)
创办于1934年,从2个人的小作坊起步,只用了短短40年,就超越了曾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服装扣件公司——美国的泰龙(Talon),而这家美国公司,其实才是拉链真正的发明者。
YKK这个名字,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是高品质的代名词。
一个佐证是,YKK拉链频繁出现在中高端服装和箱包的身影中。无论adidas、nike,或是levi’s,甚至奢侈品品牌的箱包,都能看到它们毫不避讳自己产品的拉链上,显露着YKK的字样。甚至,在自己产品的宣传上,还会特意给出YKK的细节展示。
(许多品牌服装毫不避讳YKK的LOGO出现在自己的产品上,
还有的品牌把YKK的配件当做宣传自己产品的卖点)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YKK本身就是个响亮的品牌,是品质的象征,告诉别人自己的产品配的是YKK,这是提升品质形象的好卖点。
反过来,消费者从这些大品牌对YKK的青睐,也映射到“这不是一条普通的拉链,它绝对不会卡住”的品质信赖。
毕竟,YKK是一条上过太空的拉链。当年,它因为被缝在太空服上,跟随美国的宇航员登上月球而一举闻名。
高质量一直是YKK颇为自豪的卖点。根据资料显示,高端产品在YKK拉链业务的占比超过80%。从销售的数据也能反映出来:YKK公司的拉链产量占全球约四分之一,但产值却占全球市场的大约45%。
除了服装箱包用到拉链, YKK拉链的应用场景,丰富到颠覆想象。
在展示产品的展览馆里,YKK拉链的应用,简直让人想不出有什么东西是拉链解决不了的。YKK的拉链品种有400多种,除了用在衣裤鞋帽、箱包盒袋上,还有专门用在潜水服和户外装备上的防水拉链,有用来联结渔网、防鸟网的拉链,甚至有用在大桥排水系统上的拉链。
(日本一座大桥的橡胶排水沟上装着YKK的防水拉链,
方便打开清理YKK官网截图)
截止到2017年,YKK创新或改进而获得的拉链专利,在日本国内有1500项,在国外也有14项。
这个YKK,真是把一根小小的拉链,做成了一门大生意。
2. 干了几件小事,做成世界第一
YKK的创始人吉田忠雄,被人们称为“世界拉链大王”,他所信奉的“认真把小事情做好”,是YKK从退货堆积如山的小作坊,做到如今年销售几十亿美元大生意的根本。
YKK的几次关键发展节点,都靠擅长做好小事情的吉田。
1934年,吉田忠雄带着偶然收回来的“破烂儿”——一批长期积压的劣质拉链,创办了只有2名员工的三S公司。这个阶段,吉田是“拉链医生”。他自己改进了一些修理工具,把劣质拉链修理成坚固耐用的三S拉链,掘到了第一桶金。
(千亿拉链帝国YKK,就是从这样的一个小作坊开始)
二战中,吉田的工厂被美军轰炸毁于一旦,战后他重操旧业,把商标改成了“YKK”,继续着自己的拉链事业。
当时,美国的拉链已经机械化生产,可YKK还是人工制作,吉田就咬牙贷款从美国进口了4台全自动链牙机。
这些性能精良的机器,让日本人为之倾倒。不过,吉田并不满意。他又复制了创业之初的那一幕,只不过这次,他要改进美国的先进机器。吉田请日立精机根据他使用中总结的改进方案,改造这些机器。后来,这批经过改造的机器,12分钟的生产量相当于旧机种一天8小时的工作量。
(YKK自己改进生产机器,提高了效率,
后来由此工机事业成了YKK技术核心部门)
从此,一个拉链帝国开始冉冉升起。只用了十来年的光景,1958年,吉田忠雄就完成了YKK年产拉链长度绕地球一圈的宏愿。
这一“圈”,让YKK开始冲击全球第一。
认真把小事做好,还不止是自己制造生产设备。在1953年,YKK就开始实施设备自制战略,自己制造生产拉链的设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1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