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新氧淘宝打假难,行业毒瘤打不完,是平台不给力还是处罚力度小?

07-20 IT文章

新氧淘宝打假难,行业毒瘤打不完,是平台不给力还是处罚力度小?

文/陈纪英

最近两天,新氧的新闻刷了屏,据媒体报道,一个在线下私售违禁产品的美容机构上线了新氧,后者因此被殃及。

何止新氧,商家失格,殃及平台的案例举不胜举。

亚马逊的快递被用来运送大麻;极少数商家售假让淘宝平台受伤;日峰值3000万单的滴滴出现了一例顺风车司机行凶;等等。

负面事件一发生,被殃及的平台都会陪绑遭殃,名誉受损、股价承压、用户质疑等等。

平台到底是施害者还是受害者?平台的责任边界到底如何厘定?

新氧淘宝打假难,行业毒瘤打不完,是平台不给力还是处罚力度小?

平台也受伤

马云说,“客户第一”,在竞争激烈的中国互联网行业,用户即上帝,用户即中心,这一点估计无人反驳——用户一旦抽身而去,互联网公司根基轰然身倒,所以,用户和公司的利益完全一致,对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平台型公司,尤其如此。

公司不作恶不难,但对于平台型公司来说,连接供需两端,上面商户众多,如何杜绝商户作恶,却是难题。良好的平台规则,健康的生态体系,当然能保证绝大多数都是良性商户,但难免挂一漏万,后者如同毒瘤,不仅侵害了用户利益,对平台也伤害匪浅。

滴滴顺风车杀人案出现后,柳青和程维在公司痛哭一场。时隔近一年,尽管陆续有其他平台先后推出顺风车业务,分食网约车市场,但滴滴顺风依然不敢上线。

柳青害怕,“你身上担着生命”,“谁那么笃定就能推出一个100%安全的产品?”

柳青和滴滴如此“犯怂”,也是因为怕滴滴顺风车再次出现恶意事件伤害用户。

同样的,再来看新氧。新京报对新氧的报道显示,其平台上注册的一家美容整形机构北京凯润婷医疗美容医院,尽管在新氧平台上“规规矩矩”,假装“老实人”,记者在线咨询时断然拒绝销售违禁药品,但是在线下却私售违禁品。

其次,则是有一些刷单机构,逃避新氧的平台审核,涉嫌刷单、造假等现象。

相关新闻一曝出,新氧名誉暂时性受损,股价也被殃及,一度下跌10%左右,所以,上述作恶主体,不仅伤害了用户,也伤害了新氧。

刷单这种行为也与新氧的价值观完全相悖,新氧的口号是“因为严谨,所以专业”,严谨是其态度,专业是其诉求,刷单黑产是对新氧用户利益和平台价值的双重侵害。

淘宝曾因为少数售假者遭遇争议,亚马逊不知情之下被贩毒者利用不得不前往美国联邦调查局说明情况,一个坏司机就导致滴滴顺风车下线了近一年,一家私售违禁药的美容机构也让新氧名誉受损,归根结底,和用户一样,平台其实也是无奈的受害者。

新氧淘宝打假难,行业毒瘤打不完,是平台不给力还是处罚力度小?

新氧也着急

少数商家作恶,平台、用户俱损。所以,无论是基于用户利益,还是基于平台自身利益,平台对于“毒瘤”商户,打击起来都是投资不菲,绝不手软。

淘宝上如今难寻假货,那也是因为舍得花钱、花人、花资源,据称,淘宝每年要投资10亿资金,2000人负责打假,代价不可谓不高。

新氧当然也是如此。

新氧打黑惩恶,在机制上“零容忍”。

前述报道中提及的凯润婷医院,新氧已经第一时间对其下线,并将配合监管机构对相关涉事机构进行后续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凯润婷美容医院在新氧平台颇为“循规蹈矩”,不敢踩红线越雷池。当记者在新氧平台上咨询时,客服都声称没有相关项目,直到记者前往线下门店后,该医院才私售未取得相关资质的违禁药。

凯润婷这种线上线下,做人做鬼的态度差异,恰恰说明,新氧平台已经形成了惩恶扬善、优胜劣汰的良性机制——所以,凯润婷医院虽然利欲熏心,在线下铤而走险,但却忌惮于新氧的“嫉恶如仇”,不敢在新氧平台作恶。

此外,针对行业水货、假货、违禁产品泛滥的问题,新氧3月建起了“正品联盟”,构建了四大举措:原厂认证、药品扫码验真、医生授证分级、医美信息百科等,试图把假冒伪劣产品挡在平台之外。

有了技术男出身的创始人金星,技术打假打黑自然也是必选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1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