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10亿美元砸入OpenAI:明争AGI,暗斗谷歌
AI巨头争霸赛,今日微软又迈出重要一步:
10亿美元,投向知名AI研究机构OpenAI,同时双方达成一项多年合作协议——OpenAI接下来会在微软Azure云平台开发AI技术。
OpenAI说,要用这笔巨款进一步推进通用人工智能(AGI)研究。
联想到OpenAI最初创立时直接对垒DeepMind,更让微软的投资多了几分与谷歌竞争的意味。
而且微软出手,财技一流,这笔投资不仅要让OpenAI为微软开发AI技术,而且微软也会成为OpenAI独家云计算供应商,以后OpenAI不光要用微软Azure云,其AI技术输出也要通过Azure云。
于是争议也就在所难免:
首先OpenAI作为非营利机构,微软这10亿美元,到底算“赞助”还是算“财务投资”?另外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这笔钱实际以Azure云资源抵算,也并非10亿美元真金白银。
所以众声喧哗中,真相究竟如何?
OpenAI拿钱,启动商业化
根据OpenAI官方博客,这笔投资主要用于开发具有广泛经济效益的通用人工智能(AGI)。
之后,微软将成为OpenAI的独家云计算供应商。
OpenAI正在微软Azure内部开发一个可以扩展到AGI的硬件和软件平台,进一步提升微软Azure在大规模人工智能系统方面的能力。双方也将共同开发新的Azure人工智能超算技术。
此外,OpenAI也在此次投资中披露了商业模式,宣布微软将成为OpenAI商业化的首要合作伙伴。
OpenAI将把部分技术授权给微软,然后由微软把这些技术商业化,并将其出售给合作伙伴。
OpenAI也解释了各种原因,自己正在开发一系列越来越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本。以其开发的GPT-2来说,整个模型拥有15亿参数,使用256块TPU v3训练,每小时都要花费2048美元。
虽然有直接的弥补方法,比如自己建立服务器,但OpenAI认为这会偏离初心,所以才选择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从一开始的非营利机构再到现在进行商业化,OpenAI这一路走来,诸多事情皆在意料之外。
OpenAI简史:马斯克出局之后
2015年,马斯克与YC创始人Sam、天使投资人Peter Thiel一起创立了OpenAI,对标谷歌收购的研究机构DeepMind。
但OpenAI从一开始就明确其“非营利”性质。
马斯克最初的设想是,要借助这个机构的力量,打造AGI,还要由自己组织募资,不考虑商业化,不考虑财务投资,单纯为了AI和人类明天。
一期发展资金也颇为顺利。马斯克、领英创始人霍夫曼、YC总裁Sam Altman等人慷慨解囊,宣布投入10亿美元资金。
如此声势凶猛,自然招揽了不少大牛。“GAN之父”Ian Goodfellow、UC伯克利的教授Pieter Abbeel,都曾被马斯克收入麾下。
研究推进起初还算顺利,OpenAI效仿DeepMind打响名气,开始进军游戏领域,并取得成绩,还有机器人仿真方面也有动作传出。
但好景不长,Ian Goodfellow和Pieter Abbeel等大牛得而复失,先后离职,外界也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后来2019年年初,OpenAI突然宣布马斯克出局董事会,更多内幕才被逐渐曝光。
最核心的人和钱,都出了问题。
人方面,马斯克“控制欲”太强,OpenAI说是研究通用人工智能,但有时也被马斯克当做他其他公司的顾问私属,甚至还直接把知名研究员Andrej Karpathy挖去当特斯拉AI总监,搞得其他大牛心怀怨愤。而且马斯克屡屡发布“AI威胁”的言论,也让OpenAI处境尴尬,这为后来双方分手埋下祸因。
钱方面,马斯克宣布了10亿美元,但后来也被曝出只是“目标数字”,与最终打到账上的资金还有距离,于是资金方面也就没有得到保障。加之OpenAI只管投入不问产出,耗费的资源与日俱增,没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显然难以为继。
最终,今年年初,由于“利益冲突”,OpenAI决定让马斯克离任董事会,OpenAI也在此时喜迎6个新捐资方,包括视频游戏开发商Gabe Newell,Skype创始人Jaan Tallinn以及前美国和加拿大奥运选手Ashton Eaton和Brianne Theisen-Eaton。老捐资人里德·霍夫曼则进一步追加了捐资。
Pieter Abbeel、Julia Galef和Maran Nelson
此外,最开始预想的发展模式也不得不改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2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