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裸泳的“暴风”

07-31 IT文章

裸泳的“暴风”

因为并购一家企业,公司实控人几年后被抓?听上去很魔幻,但却真实发生了。

几天前,暴风集团实控人冯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从公开报道来看,“因‘MPS并购案’被蒙受巨额损失的某金融机构报案”,是最大可能性。

都说并购有风险,决策需谨慎。但风险真的这么大吗?企业并购如何才能不落得鸡飞蛋打,反而实现协同优化呢?

闹剧

在2016年的MPS并购案中,暴风集团联合光大资本出了2.6个亿,撬动各路资金52亿,用来买意大利体育版权公司MPS 65%的股权。

MPS曾是全球体育版权市场的霸主之一,拥有过2016年欧洲足球锦标赛、意甲联赛等顶级赛事资源。

拿下MPS,就是拿下了“暴风布局体育产业的最后一张入场券”(冯鑫语)。而体育产业,又是冯鑫所推“DT大文娱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2016年,并购计划如愿完成。但没过多久,MPS就颓势尽显。

2017年10月起,MPS先是频频丢掉版权合约,比如意甲、法甲版权;此后,因为拖欠版权费,还被各大版权方告上了法庭,这其中就包括法国网球联合会FFT。

2018年11月,MPS被英国高等法院宣布执行破产清算。此时距离它被并购,还不到2年半。

空壳

回头看这场并购,真是闹剧一场。不过两件事,让人不禁生疑。

首先,是并购前的尽职调查。尽职调查是指对被并购方的资产和负债情况、经营和财务情况、法律关系以及潜在的风险进行摸底,判断并购是否可行。

恰在这一环节,不知有心或无意,暴风忽略了一个重大事实:在签并购协议时,MPS 手中的大多数版权即将到期,能否续约尚无定论。

对体育版权稍有了解的人会知道,体育版权的争夺向来激烈,即便曾经坐拥版权无数,一旦版权到期日无法与版权方续约,就会失去价值、沦为空壳。

在这种情况下投入52亿,风险敞口巨大。

MPS也果然令人失望。从2017年10月起,它接连丢掉了意甲、法甲的直播版权,并因无法支付保全费被告上法庭,其他重要国际体育赛事版权也被其它媒体平台签约。

裸泳的“暴风”

杠杆

再来。在MPS盈利前景未明的情况下,暴风没有跟MPS原大股东签订竞业禁止协议。这便导致一个后果:并购交易甫一落定,MPS三大创始人拿到交易现金,就集体离职。

有知情人士向媒体表示大惑不解:“MPS最值钱的是版权和运营版权的人,怎么会在并购协议里没有相关限制条款呢?”

在岛妹看来,出于保护并购效果的目的要设置限制条款,但为了确保企业资金安全,更需要设置限制条款。

在暴风的案例中,暴风出了2亿撬动光大资本、招商银行等各家金融机构的资金,合计52亿。

这种做法被称为“杠杆并购”,2015年“宝万之争”,宝能通过嵌套配资,使用较高融资杠杆便是典型案例。

这一做法有好处也有坏处,原本遥不可及的并购借助外力可以实现了,但是直接推高了并购方企业的债务水平。

若被并购公司的资产不足以分担偿债压力,则企业大概率难逃债务违约、资金崩盘的风险。因此,采用杠杆并购的一方,往往增加限制条款来保护自己。

回到暴风的案例,由于加杠杆并购涉及一众金融机构,招商银行、光大资本等等。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促使他们向冯鑫要保障。

一份协议应运而生。暴风集团、冯鑫及光大浸辉签署了《关于并购MP&SilvaHolding S.A.股权的回购协议》。

这意味着:冯鑫要为光大资本的投资兜底,同时承诺MPS并购后会注入上市公司;如果并购不成功,冯鑫也会承担最终责任。

不过,从暴风集团账面资产来看,2018年全年营收较上年下挫41.2%,归母净利润暴亏10.9个亿。

冯鑫个人的股权质押比例也已达到95.35%,另外的4.65%还因为资产纠纷被冻结,想拿去质押融资已是绝无可能。冯鑫还怎么兜底呢?

裸泳的“暴风”

拆弹

在并购企业时,并购方要面临很多风险,风险潜藏在全流程中。

在岛妹看来,最大最根本的,是并购前的决策:有无反复确认并购动机,并购别家企业利弊几何?这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决定并购最终走向的前提。

回到暴风的案例,冯鑫并购体育版权公司MPS,多少有追逐风口的意思。彼时,体育产业概念备受追捧,讲个好故事便能拿到大笔资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