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视频:始于创新,终于生意?
文 | itlaoyou-com,作者 | 韩志鹏
Stefan看着电脑屏幕上弹出的一行文字,“我在控制你”,他仿佛隐隐感受到了上帝的存在,并向着天花板怒吼到,“是谁在控制我!”。接下来,电脑屏幕上又弹出另一行文字“我在Netflix上看着你”。
这不是段子,而是《黑镜:潘达斯奈基》的一个结局。
2018年底,Netflix上线新一部《黑镜》续作,与以往连续剧的形式不同,本作《潘达斯奈基》为单体电影,剧情时长90分钟,但不少用户表示自己刷了两三遍。
这不是因为《潘达斯奈基》剧情出众,而是因为它是一部互动视频。
在90分钟的剧情时长中,《潘达斯奈基》为观众提供了上百种选择,最终会导向12种结局,加上全部支线剧情,本片累计时长超过300分钟。
最终,《黑镜:潘达斯奈基》在豆瓣6.8分的成绩虽创下本系列最低分,但却引发业界对互动视频的热潮,这股热浪也迅速从国外燃至国内,优爱腾纷纷入局。
有人说,2019年是互动视频元年。
5G风雨欲来,视频行业被顺势点燃,各类内容创新层出不穷,互动视频也成为其中一员,但面对业已成熟的影视剧制作体系,“搭载”其上的互动视频能开出新花吗?而在商业化与应用场景上,互动视频又将何去何从?
始于创新
“无论怎么选择,还是朝’命定’的方向发展”,豆瓣用户“子虚乌有亡是”如是评价《自动电影》。
《自动电影》,这部豆瓣只有19条短评的作品出自捷克新浪潮导演Radúz Cincera 与Vladimír Svitácek之手,它还有另一个更响亮的称号:历史上第一部互动电影。
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上,该影片被首次放映。在影院的127个座位上,导演设置了红绿两个按钮,每当影片出现剧情选择点时,都需要观众通过投票来决定结局走向。
《自动电影》选择画面
但观众渐渐意识到,无论如何选择,主人公的命运早已“板上钉钉”。
相比当下,全片只有9处选择点的《自动电影》可谓相当简陋,且难以在影院大面积推广,加之本片涉及的政治敏感话题,《自动电影》最终在捷克国内遭到封杀,但这种由观众“主导”剧情的互动手法一直流传下来。
只不过,这种互动手法最先在游戏圈引爆。
《自动电影》上映5年后,由“电子游戏之父”诺兰·布什内尔创办的雅达利推出首款街机游戏机“Pong”,游戏业由此开始蓬勃发展,并随之诞生了FMV这种游戏类型。
FMV游戏,中文名“全动态视频游戏”,又号称“真人电影式互动游戏”,和当年的《自动电影》类似,玩家可自主选择游戏剧情的走向,最终导向不同的游戏结局。
同样,上世纪70年代,大量FMV游戏都极为“简单粗暴”。据维基百科,世界上第一款FMV游戏是由任天堂早期骨干横井军平研发的街机游戏《Wild Gunman》。
在游戏中,玩家扮演的西部牛仔与电脑展开对决,如果你掏枪比对手慢,画面则会显示“YOU LOSE”;如果你扣动扳机的时间更短,屏幕会出现一道白烟,对手则应声倒下。
这款游戏的交互逻辑在于,街机游戏机中的放映机配备了胜利和失败的两组画面,游戏默认是失败画面,但当你扣动扳机更快时,这就相当于切换了放映机的画面,而游戏胜利时一瞬间的白烟,正好遮盖了画面切换的瞬间,巧妙地避免了穿帮。
《Wild Gunman》设计原理
和《自动电影》一样,这种极其简单的设计为FMV游戏“开宗立派”。
《Wild Gunman》推出近10年后。1983年,全球公认的第一部FMV游戏《龙穴历险记》面市,其中每一帧画面都是由迪士尼绘画师完成。同年,游戏巨头世嘉推出FMV游戏《Astron Belt》,其中素材几乎为全实景拍摄。
进入80年代,市场上出现大量FMV游戏,FMV的热潮初显,但又很快止于一部“18禁”的游戏。
1992年,美国游戏公司Screaming Villains开发的FMV游戏《Night Trap》登陆世嘉CD,但由于游戏中涉及的大量性暗示与血腥暴力场景,该作迅速引发争议。
在当时美国参议院的一场有关暴力电子游戏的听证会上,不少议员直接指称《Night Trap》是垃圾,当时的参议院议员Joe Lieberman表示:“这款游戏表现出对女性的性暴力,没有丰富孩子的心灵,而是教导了孩子去享受折磨他人的乐趣。”
很快,在一片咒骂声下,“黄暴”游戏《Night Trap》最终下架,它唯一的贡献可能就是直接促进了美国游戏分级制度的诞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9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