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正畸堪比整容?95后为美整牙,18%学生用网贷支付

09-05 IT文章

李可一直觉得丑分两种,一种是有中心、有主题的丑,比如小眼睛、肿眼泡、大脸盘;另一种则是无中心、无主题的丑。“说不清楚到底哪里丑,但是就是丑,你知道吗?”盯着自己的照片,李可领悟到自己正是后者。

“我长得不好看”这个认知,是李可高二那年才后知后觉的。在同学的群嘲声里,李可开始关心起自己的外貌。意识到丑的李可几乎不在朋友圈晒照,也很少自拍。

起先,李可觉得自己的丑是龅牙造成的,90后李可决心攒钱正畸。

李可的故事比比皆是。据《2018年中国正畸市场消费蓝皮书》显示,2017年中国正畸病例量达到206万例以上。按照客单价平均12000元计算,2017年的正畸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47亿元。2018年,北京市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7855元/月。这意味着,北京白领去整一口牙,要做好一个半月不吃不喝的准备。

不久前,“90后整牙破产”话题窜上微博热搜,口腔正畸专家沈刚教授指出,20年前看牙的主要是儿童,现在半数甚至六成以上都是年轻成人。有网友调侃道:20年前和20年后看牙的是同一拨人,牙不好的90后长大了。

我必须整牙

前段时间,攥着大学四年省下的零花钱,加上工作一年后的少许积蓄,李可终于走进医院。

“鼻子是歪的,牙齿突是骨性的,你没有下巴。”南京某公立口腔医院的一位医师盯着李可,告诉她:即便做完牙齿矫正,外貌也不会有太大改观,骨性龅牙是由骨突造成,需要手术整形。

曾经,在李可的想象里,3年后,摘下牙套的自己会一朝逆袭:鼻梁变高,脸型变长,下巴变尖。这样的幻想,曾在每一个自卑的瞬间给了李可无尽的安慰——由于对自己长相不满意,李可极易掉进不自信的陷阱里,甚至外人偶尔对自己不友好,她也会归咎于丑,“理智告诉我,可能对方碰巧心情不好,或者是很多其他原因,但我的情绪不允许,就会认为是因为我丑。”在说这番话时,李可仍语带自责。

而今,医师的话如同一场宣判,差点让李可放弃整牙。但已经花出的大几千块钱又把她拉了回来,“前期检查已经花了很多钱,我不可能拿着片子就走了。”李可告诉AI财经社。

她不得不调整自己的人生理想,在摘牙套的原计划之外,加上隆鼻、整下巴、热拉提等增项,“然后去偶遇我的爱豆,虽然不一定能偶遇到,但是能那么漂亮的去靠近他,我就感觉完成了我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愿望。”这些话从李可嘴里说出来,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气息,如同一个对写作充满欲望的年轻人宣称要当作家,一个创业者喊话要做出下一个BAT,他们都同样真诚、热切。

同龄人戴星星没有对外表如此极致的追求。大二那年,意识到牙齿不整齐后,她没多想就去整牙了。大学毕业不久,陪伴戴星星两年多的牙套“小姐妹”被摘了下来,盯着镜子里的自己,戴星星明显感觉到牙齿变整齐了。

更多的变化,还是从身边人口中得知的。“有微笑线了。”有人夸她,说现在的她笑起来牙齿有弧度了,这是此前从未得到过的赞美。

对戴星星自己来说,更大的安慰是:摘下牙套后,那个反复出现的噩梦突然消失了。梦里,戴星星的牙齿面临着各种劫难,破碎、坏掉或者变得五颜六色。

梦境中的恐慌会蔓延到现实中,惊醒的戴星星常常后怕。但从摘牙套的那一天起,她再也没有做过类似的梦,这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宽慰。

正畸,通俗来说就是矫正牙齿,兼具美观性和功能性。龅牙、局部牙齿不整齐不仅影响咬合、口腔健康等,对个人自信心、社交,甚至求职也会产生一系列的串联影响。在明星群体和西方中产阶级的大白牙示范效应下,正畸已然与美、高级等字眼绑定,成为潮流。

根据阿里健康数据,2019年,牙齿矫正服务年同比增速654%,主要用户是30岁以下的90后人群。口腔护理治疗项目的销量同比增长1134%,电动牙刷、牙齿矫正器等成为大热产品。更美App的《2019夏季学生医美报告》则显示,各类医美项目中,牙齿矫正较前三个季度订单量呈现增涨趋势,与之并肩增涨的是微整、双眼皮、隆鼻。

正畸堪比整容?95后为美整牙,18%学生用网贷支付

图/视觉中国

前述报告指出,在今年夏季医美消费群体中,有51%是学生。其中,应届生的颜值焦虑尤为严重,占了学生医美群体的41%。30岁以下的医美用户贡献了近八成的夏季医美销售额,其中有一半人的年纪还不满24岁。

为什么整形?七成学生是“为了找到好工作和优质配偶”,四成则坦言因为“身边很多人都在整形变美,自己不想落后”,还有一成学生“想用颜值打造个人IP,成为网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0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