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为AI投下的巨资,怎样变成真金白银?
李杉 编译自 MarketWatch
“OK Google,给我看几张我的果酱甜甜圈的照片。”
通过谷歌助手,用户可以给Pixel 2智能手机发这样的语音指令,这幕后使用的机器学习技术消耗了谷歌多年时间,还有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技术,让它成了如今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
想要让这项指令发挥作用,谷歌开发的软件就需要借助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部署图片内容分析系统、语音识别和一系列其他技术,这些基本都是通过该公司建立的高科技数据中心来开发的。他们还决定开发专门的硬件,并希望在2018年及以后的年份将这种能力推广到新的领域。
数十亿美元的投入
从2013年开始,谷歌母公司:Alphabet就已经加大了基础设施开支,总资本开支约573.6亿美元——大约每年10亿美元。自从CEO劈柴哥(Sundar Pichai)2015年出任谷歌CEO以来,Alphabet已经向这一领域投入300亿美元,其中可能包括支持谷歌助手的数据中心,以及云计算部门和AI支持的消费硬件产品。
△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按照Alphabet的说法,我们有朝一日将进入一个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世界。劈柴哥在去年秋天的活动上公布了这个理念的现实体现:一套由人工智能支持的消费硬件产品,它可以随时倾听,有时还能观看,并且默默地等待我们的指令。
“计算正在从移动优先转向人工智能优先,提供更通用的环境和智能计算,让你可以与之自然互动,这都会在我们机器学习技术的推进下变得更加聪明。”劈柴哥在2017年初说。这番话也总结了他之前一年反复表达的观点。
谷歌已经对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展开了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投入,该公司今后仍将继续投入。
“桑达尔的意思是说,现在很难在谷歌找到一项没有通过机器学习改善用户体验,或提升后台运营效率的产品或服务。”谷歌云总裁Tariq Shaukat接受电话采访时说,“无论是在我们提供的产品还是服务中,都可以看到这一点。”
其实,早在劈柴哥发表“AI First”的言论之前,该公司就已经开始往这么方面努力,早早发展人工智能的确让谷歌拉开了与亚马逊、Facebook和微软的距离,这些公司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向着相同的目标努力。
2017,谷歌的投资者们很买账,公司市值首次突破7000亿美元大关,成为继苹果之后第二家达到这一级别的公司。该公司股价2017年涨幅超过30%,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涨幅不足20%。
“我认为,在人工智能驱动的公司中,谷歌可能是最老到的一家。”美国投资银行Baird分析师Colin Sebastian在电话采访中说,“他们显然在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领域拥有大量人才。谷歌从头开始建立了一个以人工智能为驱动力的组织。”
这么多的投入,这么明显的技术优势,能获得怎样的财务回报呢?其实很难衡量。
模糊的财务回报
该公司的营收肯定得到了提升,成本也有所下降,但由于谷歌将人工智能应用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所以要在2018年追踪这些数据和影响程度,将成为一大挑战。
Sebastian说,看看谷歌搜索等产品(这是谷歌最大的盈利来源,可以通过搜索广告创收),便可明显看出该公司通过人工智能获得了多少利益。
“我认为这在搜索和搜索相关性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例如,可以为特定搜索请求匹配具体的广告。”
该公司的成千上万名工程师的最终成果无疑令人震惊。
2017年的发布会上,通过无线耳机和Pixel 2手机实现的几乎实时的翻译效果便令人印象深刻。外界对这款新产品的评价褒贬不一,表明谷歌所宣传的未来场景尚未完全实现,但科技显然在把原先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场景变为现实。
让硬件和服务适应用户
无论道路上需要克服多少困难,谷歌的消费硬件产品都是少有的几种把计算完全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完整套件。这是谷歌的关键理念,他希望电脑能够适应我们,而不是让我们去适应电脑。
“在一个人工智能优先的世界里,我认为电脑应该适应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让人们去适应电脑。”劈柴哥在去年10月的一场活动上说,“电脑将环绕周围,具备对话特性,懂得思考背景,还知道学习和适应。”
劈柴哥说,这种理念也是谷歌决定开发翻译耳机的原因之一。因为当人们相互谈话时,如果都盯着手机才能完成翻译,就会成为一种非常不自然的方式。这种新方法与苹果的模式形成明显的对比,后者还是希望消费者适应新的发展模式。
Sebastian说,虽然从外部很难看出,但用户在Google Play应用商店和Gmail文本广告及自动回复中看到的内容,都是由机器决定的。
而一旦人工智能支持的功能得到部署,产品就会改进,用户也会增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0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