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20岁阿里 未来靠什么实现“活102年”的愿景?

09-09 IT文章

1999年9月10日,杭州文一西路旁湖畔花园小区的一幢居民楼里,一个叫“马云”的年轻人带领着其他17个年轻人一起创立了一家名叫“阿里巴巴”的公司。2000年赶上了互联网泡沫,阿里巴巴的名字在当时“听上去很怪”,各种原因导致公司一时招不到员工,那时的马云安慰大家说,“有一天阿里巴巴会良将如潮”。

20年过去,曾经的不知名的小公司,如今已经演变成一家颇具影响力的企业。而在2018年,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马云表示:“阿里巴巴公司我最骄傲的不是商业模式,而是今天我们的人才梯队、组织建设还有文化的发展。”

对于阿里来说,20周年,意义固然非凡。但同样为外界所关注的,是一手创办且陪着阿里走过20个年头的马云,也将在20周年生日那天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职,这也标志着阿里巴巴完成了从依靠个人特质变成依靠组织机制、依靠人才文化的企业制度升级。而在这个背后,阿里巴巴的组织管理与人才文化被广泛关注,甚至成为各界企业学习的样本。

用马云的话说,优秀的人才是公司宝贵的资产,必须要让这些资产有增值、有发展。阿里的战斗力归根结底仍是人的战斗力、组织的战斗力,20年里,阿里巴巴这家中国企业为什么能积累起“良将如潮”的家当?近日,记者前往阿里巴巴接触并采访了多位阿里员工。他们虽然年轻,都是80后,纷纷在阿里重要岗位上,并且不断取得突破和创新。对于他们来说,阿里巴巴还是那个阿里巴巴。或许正如马云去年在宣布“传承计划”后所说的那样,并不担心自己离开后阿里的未来,因为阿里良将如潮。而让良将不断在阿里涌现的法宝,是人、文化、制度缺一不可。

人才不断迭代少壮派走向“前台”

2017年初的一天,时任蚂蚁金服副CTO的胡喜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马云的秘书打来的,说“马老师想见你”。尽管当时已经负责蚂蚁金服数千人的技术团队,但接到电话时,胡喜依然感觉到惊讶。用胡喜自己的话来说,“反正我是懵的。”

不久后,阿里巴巴宣布胡喜成为首批“80后”阿里巴巴合伙人。当时阿里给他的评语是“简单、真诚、不计较个人利益、充满正能量。同时,敢想、敢说、敢做。”

胡喜不是学技术出身,完全是靠自学和传帮带成长起来的。原本是学英语专业的胡喜在大学期间因偶然机会一份刊物上看到“学计算机,月薪8000元”的广告,于是闭关一年,在大连租了个房子,跟着书本自学C语言,一个人按自己的理解把所有C语言敲了一遍。

2006年,阿里在大连招聘,胡喜去应聘且通过了面试,但最后没去。没想到,阿里的HR逢年过节便打来电话,只问他过得好不好,从不问什么时候来阿里。胡喜感觉“这公司不错”,思考一年后去了阿里。

进入阿里后,胡喜便成为鲁肃的徒弟。正因此,对胡喜影响最大的人也是师傅鲁肃。鲁肃不是直属领导,不给KPI,但胡喜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直接问他,包括各种小事,比如怎么把代码down下来,用什么软件,遇到问题怎么解决。鲁肃的言传身教,让胡喜印象最深的是:一定要把事情做到极致。

十分享受地写了5年代码后,胡喜被组织的发展推着向前。鲁肃、苗人凤找他谈话,希望他带团队,胡喜一开始很抗拒,但师命难违,手下从二十几人、上百人、一千多人,增加到快三千人。

成为阿里合伙人2年后,记者见到胡喜。当记者再次问到其对于自己成为“阿里合伙人”是否还感觉到“懵”时,胡喜笑笑对记者表示早已习惯并认同“阿里合伙人”赋予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如今的胡喜,已经习惯用管理者的思维来全面考虑问题。

据了解,作为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80后优秀技术领军人物,胡喜在过去几年为蚂蚁基础技术培养与引进了多名高级技术人才。

事实上,稍微会关注阿里巴巴的人就不难发现,近几年,包括胡喜在内的越来越多年轻高管开始出现在阿里巴巴的前台。就在去年阿里巴巴投资者大会上,阿里新一代的核心管理层也进行了集体亮相。

在阿里巴巴公司的三十余名“合伙人”当中,已经有了四位“80后”(吴泽明和蚂蚁金服副CTO胡喜、阿里云研究员蒋江伟和蒋凡)。截至到目前,阿里80后管理者已占到近80%的比例,90后管理者已超过两千。

事实上,在进入合伙人时代后,阿里巴巴完成了多次交接,并从中积累经验:2013年陆兆禧接任阿里巴巴集团CEO;2015年张勇接任CEO;2016年井贤栋接任蚂蚁金服CEO并在一年半后接任董事长。不仅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菜鸟、阿里云等板块也都已经完成过至少一次的管理层交接。其实在内部,交接不仅出现在CEO层面,只要到总监层级也有轮岗制,同时公司要求其为自己的岗位寻找和培养接班人。也正因如此,在阿里巴巴,成功的交接班不是偶然,而是常态。

融入阿里血液的那些“土话”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0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