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退休启示录:第一代互联网创始人老去,谁来接棒?
图片来源@Unsplash
文|深响,作者|小军、亚澜、丁直仁
核心要点:
▪ 马云将彻底退出阿里巴巴核心管理层
▪ 第一代互联网大佬们正在遭遇年轻一代的冲击
▪ 传承问题成为第一代互联网巨头的共同难题
▪ 失败的传承会为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 人永远是解决企业传承问题的核心
▪ 将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需要审慎
如无意外,预热一年后,在五十五岁生日的今天,马云将如约“退休”。
一年前,马云发表公开信,称一年后将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的位置上退休,在2019年9月10日之后,其将继续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成员,直至2020年阿里巴巴年度股东大会。
这意味着,继2013年卸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一职后,马云将彻底退出阿里巴巴核心管理层,马云称,为了这一天,他已筹谋十年。
尽管在公开场合出现时,这位个子不高的浙江人看上去总是精力充沛,但在为数不多的公开近照中,作为执掌近五千亿美元市值公司的企业家,马云双鬓已现白发。
创业二十四年、创办阿里巴巴二十年,马云是真想退休了:“我深知从能力、精力和体力的角度,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担任公司的CEO和董事长工作。”
深爱金庸武侠文化的马云,不仅将武侠文化打造成为阿里巴巴的核心文化,更是深深嵌入到了自己的人生中:常在思过崖行走,在摩天崖争辩,在光明顶见客。
金庸名篇《笑傲江湖》里,隐居思过崖的风清扬与令狐冲相识后,向令狐冲传授了独孤九剑,使得令狐冲成为当世绝顶高手之一。
如今,另一位风清扬选择正式将阿里巴巴交出去,但他的目的不只是培养出一个绝顶高手,而是要让一家巨无霸企业在创始人隐退后依然健康发展。
这不只是对马云一个人的考验。
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刘强东、丁磊、张朝阳……这批抓住了二十世纪末互联网大潮的知识英雄们,历经二十余年的商场拼杀,如今都已成为商界大佬、成功典范,在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业务地盘持续扩张的同时,伴随年岁增长,虽仍值壮年,企业接班问题依然日益紧迫。
摆在面前的问题是类似的:传承过程中的创新力问题、领导人问题、未来担当力问题和文化传承问题,每一个都棘手。
大洋彼岸的美国或许能为国内互联网大佬们提供接班的借鉴:微软、苹果、IBM、雅虎,企业兴衰已在这些前辈们身上有过演练。但在中国短暂的互联网发展史中,并没有先例可循,作为第一个上交考卷的人,马云退休成为观察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巨头交班的唯一案例。
互联网代际交替
在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日到来的前一周,阿里巴巴20亿美元收购网易考拉的消息正式落定。
在部分人看来,这是现任管理层对二十周年的“献礼”,但在另外一部分人看来,对于已经拥有跨境电商业务的阿里巴巴而言,这并不是一次进攻,而是针对拼多多的防守——据相关报道,阿里巴巴之所以斥资收购网易考拉,目的在于阻止拼多多与网易考拉走在一起。
1964年出生的马云大概想不到,在阿里巴巴已经强大到看似无所不能的时候,他的电商帝国会遭遇来自一位年轻人的攻击。
拼多多最新一期财报显示:截至3月底,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4.433亿,较去年同期净增1.484亿——增速迅猛,仍在继续拉近与阿里巴巴的距离。这是一个注定崛起的中国电商第三极,而且它是如此年轻:拼多多不到四岁,阿里巴巴正在庆祝自己的二十岁生日。
被打上下沉市场、社交裂变传播等标签的拼多多,如今成为了阿里巴巴面前最具挑战的竞争对手,它的领头人是一位同样来自杭州的80后:1980年出生的黄铮。
黄铮之前,1979年出生的王兴也已经为阿里巴巴制造了许多“麻烦”,在外卖领域,双方剑拔弩张,王兴在一次采访中对阿里巴巴的评价广为流传——“从战斗力来说,阿里非常强,但如果他们各方面做得更有底线一点,我会更尊敬他们。”
与马云相比,黄铮、王兴都是不折不扣的后辈,他们各自带领的公司,正是中国互联网不同代际的典型代表。
马云和阿里巴巴,则是典型的第一代互联网大佬和互联网巨头。
时间退回二十年前,塑造了如今中国电商版图的阿里巴巴刚刚在杭州湖畔花园小区成立。发生在湖畔花园的十八罗汉故事已经广为人知,当时马云规定,员工必须在他家附近租房,确保五分钟可以到公司;员工每天工作16到18小时,困了就席地而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0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