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让5G“平民化”,高通有何解法?

09-11 IT文章

让5G“平民化”,高通有何解法?

纵观整个科技发展史,从1G到现在5G的整个移动通讯发展史,绝对算是其中规模最宏大、技术升级速度最快、也是商业化最成功的一个主线。

回顾之前的1-4G,虽然从数字上来看是“1、2、3、4”,但严格来说,它们可以被视作两个“大代”:

  • 即1G、2G实际上是在将传统的电话移动化;
  • 而3G、4G其实是构建了一整个移动场景的数字化信息传输解决方案。
  • 让5G“平民化”,高通有何解法?

    由3G、4G技术,最终催生出了当下的整个移动互联网,后者进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改变。根据GSMA智库估计,2018年中国移动通信总共为中国带来了7500亿美元的经济增加值总额,相当于中国GDP的5.5%。

    前面这一次移动通信“大浪潮”的出现,让与移动通信相关的各个领域都打上了鸡血,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挖掘极度充分。同时终端消费者的很多基础需求也已经完成的相当出色,例如你现在完全能够在上下班挤地铁的时候用流量看1080p分辨率的电视剧,又或者是流畅地进行各种手机联网游戏对战。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正因为3G、4G特别成功,人们对于5G的期待也被设置的很高:指挥城市、自动驾驶、云游戏、超高清直播等等,甚至变革广泛产业,很多人都已经开始遐想5G的美好未来。

    可现实是,3G、4G时代的成就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并且整个围绕3G、4G展开的庞大生态肯定存在发展上的“惯性”。移动产业不可能把基于4G的业务全部停掉,只去下注5G。

    这其实就是一个经典的“鸡跟蛋”的问题,整个移动通信生态希望用户都买自己的5G服务,而所有用户都希望移动通信生态一眨眼全部建设好整个5G的服务。

    这是5G发展过程中,一个必须要解决的困局。

    消费者,为什么依旧是5G普及的重要突破口?

    今年4月初,韩国和美国就在“全球首个5G商用网络”这件事上暗暗竞赛,甚至不惜临时改变发布日期。而到了今年6月初,中国工信部也正式向4家运营商(三大运营商+广电)颁发了5G的牌照。

    在品尝了数字化和半导体这半个世纪以来的福利之后,注定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政府敢轻视5G这样一个注定会发生的趋势。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政府都在积极推动5G部署。按照目前全球运营商的进度,大约在明年年中之前,就将会有非常多的城市被覆盖上5G网络。

    虽然各国都在积极推动5G网络建设,但是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对于5G普及尤其重要,对于“买不买5G手机”,假如你现在真的去路面上调查普通人的看法,不买的人肯定比买的人多。原因很简单:贵。

    当下已经上市的5G手机基本上都是各个品牌的旗舰款,有些还倾向于将5G能力加入最高配置的机型,例如你如果想要全功能的AI加速能力、用上最新的半导体制程,就必须买具有5G功能的型号。

    可从5G整体生态发展的角度来审视,这种做法其实不能有效地将5G终端的用户群体扩展到更广泛的普通消费者。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之所以能够在3G、4G时代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原因之一是运营商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价格较为低廉的定制机,让非常多的普通消费者能够购买使用价格较低的初级智能手机,充分感受移动互联网的便利,并在此后不断升级对智能手机的需求。

    当下中国的5G生态发展,同样亟需一股类似的“普及潮”。

    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当下主导智能手机市场的各大手机厂商,尤其是国内手机厂商的身上。现实是,这些手机厂商也需要产业链更上端的芯片厂商的支持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其中率先站出来大力推动5G普及的主要力量是高通。

    根据IDC今年8月发布的数据,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中,占据相当大部分出货量的手机厂商都是高通的客户,也就是说他们在使用高通所研发和提供的移动通信技术,在全球范围更是如此。

    这也让高通的5G战略显得特别重要。正好,上周五,高通就在德国柏林举行的IFA(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上,进行了几项相当重要的更新。

    要大举普及5G的高通

    总结起来,高通这次在IFA上主要提到的是三点:

    一个是高通希望推动手机终端通信设计模式的转变。

    此前业界在手机元器件设计方面偏于“离散”,终端设计模式通常专注于元件而非整体性。但到了5G时代,因为技术含量和产品设计难度的不断提升,这样的产品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不利于提高5G性能和推动规模化部署。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1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