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程维“下凡”

09-12 IT文章

程维“下凡”

滴滴对客服的重视程度和工作细节的把控,已经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9月9日,在滴滴媒体开放日上,柳青称:“未来,公司一定级别的高管晋升前需要完成8小时客服体验,不管是负责技术、安全、产品、市场的人员都需要体验客服,以优化产品流程。”这意味着,连柳青、程维也不例外。

目前,滴滴客服部门被命名为“体验服务发展平台”,客服团队总人数9000人,日均120万个进线中,90万件由智能系统处理,剩下来的1/4由人工客服处理。也就是说,滴滴9000名客服平均每人每天要处理33个用户进线。

虎嗅了解到,目前除了物品遗失团队的500个成员在北京外,其他业务如网约车、出租车、单车等客服团队分布在长沙、杭州、上饶、天津、武汉这5个城市。

滴滴的客服工作流程复杂而详尽,这其中,仅安全事件的处理机制就包含不同的重点和应对措施,如紧急情况判责后线上处理和线下处理,电话接入和App接入的天王扫描系统,以及安全专线等。

程维“下凡”

而这些繁杂的设定,大多数时候只为了寻找一个杯子或缓解用户的个人情绪。用体验过客服工作的滴滴总裁柳青的话来说就是,“相比普通人关注的或美好或重大的事情,滴滴客服每天关注的,全然是‘一地鸡毛’”。而客服,是这“一地鸡毛”的第一个缓冲地带。

而程维、柳青“下凡”一线,或是这“一地鸡毛”的最大转机。

高管“下凡”

上层重视让滴滴客服的流程逐渐规范化,也更加精细化。

客服负责人刘西帝表示,过去近1年中,滴滴客服团队以自查自纠的方式,加强安全事件流转、判责、处置的能力。为了让不安全因素更低,滴滴还花了不少钱在人工智能技术上,以提升平台主动发现安全风险的能力。

即使有智能排险技术加持,客服也经验十足,如何快速准确地定位安全风险仍是滴滴客服面临的巨大挑战。更何况,涉及到双方利益的事情,客服的处理并不能得到认可。

柳青分享了她在微博上收到的两个案例。

一位司机说滴滴是“坑人的平台,把他给封禁,非常不讲道理。”柳青后来查证,这位司机因人车不符被封禁,因为车是妻子注册的,妻子怀孕不能开车,于是丈夫在孕期开车被封。

人车不符是绝对的红色线,但这事符合人之常情,背后也关乎一个家庭。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这是柳青也拿不定主意的情况。

另一个是来自用户的激烈投诉。用户乘车中因为打车券的抵扣发生不愉快。滴滴补偿了用户打车券。滴滴用券的逻辑是,如果这一次的出行费用是20块,会直接抵扣30块钱的券。但这位乘客打车费用是8块钱,滴滴直接扣了30元的券。柳青觉得,这是平台的问题,是内部产品应该优化的点。

滴滴高管体验客服的作用,一方面是了解用户到底有什么不满,另一方面,收集用户的反馈提升平台服务质量。

柳青体验客服接通的第一通电话,因为太过紧张没有听懂对方说什么。后来一位司机师傅对她说:“我知道你们今天也不一定有解决方案,但是跟你说了以后现在心情好了,我也理解你们了,你们也不容易。”她说自己因此有了成就感。

她还听了两个物品遗失乘客的电话,一个花了15分钟找水杯,另一个花5分钟找手机,最终手机找到了,水杯没找到。

程维也体验过客服,他的感受是“问题太多种类了!在车上面对的问题的复杂性,其实挺高的。”

有时候客服要当法官,如果乘客说司机服务态度不好,司机则坚称自己态度非常好,那态度到底好不好,就要由客服来判断。大多数时候,客服是调解员,会以“消消气”的目的送乘客乘车券,但这反而会激怒乘客。

“我要的是钱吗?你是在侮辱我”。乘客的情绪无法消除,客服代表第三方平台更不能态度偏向哪方,这种时候,客服面临的调解命题大概率无解。

当然,偶尔客服也会扮演110报警中心接线员的角色。当紧急电话打进来,客服听到紧急情况,能不能以足够专业和足够敏锐的态度帮助用户,这是程维也不敢打包票的事情。“各种各样的情况在每天120万个咨询里面是经常见的,而且也很难穷举,未来可能再增加新的情况。”程维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客服承压加重

以往情况下,客服是平台了解自身短板或服务欠缺的窗口,是承接用户反馈给企业的中间方。作用有限,于是将客服外包成为一般公司的普遍做法,滴滴也不例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1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