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无风清扬,再有少年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半佛仙人
马云退了。
在滨江奥体中心,无数阿里人的祝福中,流着眼泪,结束了自己在阿里的最后一天。
从此互联网江湖再无风清扬,反而多了一个叫做马云的乡村教师。
他临别一挥手,似乎带走了中国互联网的一个时代。
20年浮沉,都付笑谈中。
30年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史,或许到了一个需要回头看的节点。
1
一切的开始,是在80年代。
1987年9月14日21时07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
内容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这封邮件劈开了中国互联网的混沌,天地一片空空。
发件人叫钱天白,我们需要记住这个名字,中国互联网之父。
1990年,钱天白代表中国注册了属于中国的顶级域名CN,虽然当时服务器仍在国外,但这是中国的第一个顶级域名。
1993年,3月2日,中科院租用国际卫星通道第一次连接上了美国的网络,64K,史称【第一根网线】,存活了1天后,被断掉。
但火焰已经点燃,
1994年,钱天白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国家顶级域名服务器的设置,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同时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运行网络。
再配合他在1990年就申请好的CN,中国互联网企业有了发展的土壤。
1998年,钱天白先生心脏病突发离世,年仅53岁。
愿中国互联网之风劲吹,永不止息。
2
中国第一家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叫做瀛海威。
94年之后,我们虽然有了互联网基础设施,但是没有足够的互联网应用设施,没有软件,没有浏览器,没有游戏,没有社交,邮件时灵时不灵,有网几乎等于没网。
所以有了瀛海威,学习美国AOL,一站式提供资讯,娱乐,中文论坛甚至虚拟货币。
1995年,互联网=瀛海威,绝非虚言。
张树新女士从美国归来,带来的是完整的互联网产品知识,后来25年间互联网的各类产品和基础设施,瀛海威都曾经尝试过。
只可惜太早了,风投还没起舞,用户付费遥遥无期,网络带宽成本过高。
瀛海威倒在黎明前的黑夜,但启发了后来一众互联网公司。
风已起,但后来的传奇们还在沉睡。
1992年,一个叫马云的英语老师搞了一个海博翻译社,想赚点外快,钱没有赚到,但是由于长期与外国人合作,接触到了西方互联网。
1993年,一个叫做马化腾的年轻人加入了一家叫做深圳润迅的公司,做软件研发,主要是给寻呼机做软件开发。
他们后来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双星,但1995年时,双星还未开始闪耀。
第一颗星在1997年,胖乎乎的宁波商人丁磊,受到瀛海威启发,做了一个门户网站,叫做网易,也做收费邮箱。
丁磊懂技术,但邮箱的复杂程度超过了他的预计,他经常向一位网友请教。
1997年,那位网友自己写的邮箱产品上线,产品叫foxmail,人叫张小龙。
1998年,一个叫做张朝阳的海归博士创立搜狐。
同年,周鸿祎做了第一个中文上网服务,叫做3721。
同年,网易推出了免费邮箱,启蒙了国内的邮箱市场,但丁磊差点被成本搞破产。
同年,马化腾联合4位同事创立腾讯,腾讯五虎登上历史舞台。
同年,中关村迎来一位摆摊的宿迁状元。
同年,搜索引擎已经有了初步的需求,国内技术最强的人ID叫做【搜索引擎9238】,刚刚毕业1年,只要让他做引擎,不给工资他都愿意,他是中国搜索引擎最早的布道者,他叫俞军。
1999年,9月9日,创业失败的马云带领18人在杭州湖畔花园成立了一家公司,发誓要活102年,公司叫做阿里巴巴。
20年后,湖畔花园的开发商戴志康因证大P2P自首,马云则选择离开阿里巴巴,2019,湖畔的故事,终于结束了。
同是1999年,聊天软件开始在互联网盛行,一款叫做OICQ的软件是佼佼者,后来改名为腾讯QQ。
自此,国内互联网迎来了第一波春潮。
3
时间进入20世纪,第一代互联网企业开始起舞。
2000年,新浪,搜狐,网易,这3家门户网站纷纷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当时他们都是门户网站,可惜后来的主业都和门户网站无关。
张小龙把foxmail卖给了博大,1200万。
同年,国内第一家真正的电商网站上线,叫做卓越网,并很快被大洋彼岸的亚马逊看中并投资。
但卓越原有的股东中,有人不希望亚马逊占据如此多的股份,这位年轻人试图拉着当时的巨头联想一起出资摊平亚马逊的占股,但被拒绝了,他眼睁睁看着卓越被亚马逊合并后越来越臃肿,并在5年后的电商大战中,被淘宝打成了筛子。
他还失去了几十万购买腾讯的机会,那时的马化腾面对日益暴涨的成本,急得到处寻找买家。
他叫雷军,他的故事要在10年后,手机市场的血战中,他会终结山寨机在中国的命运。
2001年,李彦宏从美国回来,在北京一家宾馆创立了一家公司,做搜索引擎。
众里寻他千百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1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