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中秋,右手试验,玩游戏玩出顶级论文,你敢玩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张书乐
9月中秋前夕,腾讯传统文化公益游戏《佳期》,继《佳期:团圆》(春节)与《佳期:踏春》(清明)等版本后,推出了全新版本《佳期:月圆》,带来了水墨国风与全新玩法。
显然,腾讯已经把全年的佳节,都变成了它家功能游戏的宣发时点。
只不过,功能游戏的大战,腾讯并非霸主,也不乏更多脑洞玩家。
如果要从“玩物丧志”和“玩物尚志”间找一个大逆转的存在,最新的选择是玩游戏,玩功能游戏。
在游戏产业里有个玩笑话:中国只有3家游戏公司,分别是腾讯、网易和其他。而在2019年开始,排名靠前的2家都做了同一件事:发布功能游戏。
最激烈的爆发时点是1季度。
3月中旬,腾讯发布《佳期:踏春》、《子曰诗云》、《故宫:口袋宫匠》等三款功能游戏。
而在更早前,网易则2018年最后一小时上演跨年表演,手游《绘真·妙笔千山》,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同步发行,第二天即冲上App Store排行榜首位,而其游戏里的画面素材,均来自《千里江山图》……
浓浓的国风与教育气息扑面而来,也让早早被称之为第九艺术、却一直被诟病为玩物丧志的游戏,突然变得有了玩物尚志的风味。
其实,作为新媒介的游戏,其实早就开始了兼容更多有价值媒介或学科的试验,而不仅仅只是扮演一个兼职教师的角色。
或许,要从三个层面才能正确打开:
从小众而大众:艺术可以这样赏析
《绘真·妙笔千山》的卖点并不复杂:故宫博物院参与开发的首款网游、在游戏里完美复刻了“青绿山水”、轻触屏幕即可对话《千里江山图》,以及功能游戏的一次跨界突破……
剧情设定也颇有功能色彩:
一个小和尚为了提高画技,与另一个少年进入画中磨练的冒险故事,也就自然而然的将“青绿山水”的每一寸关键,放大给玩家或画迷来享受“国风”寻找“物品“、解答“疑惑”。但多少还是觉得短平快了点,通关后还有些不过瘾的味道。
换言之,游戏的套路是很常见的解密游戏模式,只不过这一次谜面和谜底换成了一副国画,一寸寸的寻找,让这个过去即使是书画爱好者们也极少去考究细节的呈现,变成了一种游戏化的寻找。
在现实中,这样的玩法并不罕见。
昔日,曾在全国遍地开花的“锦绣中华”、“世界之窗”等人造景区,扮演过类似的媒介角色,让当时国内大众无法抵达的区域,浓缩在眼前。
据说国外某大学,曾有过一个学期任务:学生合力造艘哥伦布环球航行帆船。
结果,变木匠的大学生顺便成了图书馆的常客,力求还原每一个细节,光一个中世纪船舱里的布艺装饰该怎么搭配,同学们就能争个三天两夜来……
只是,通过游戏这个主要面向青少年的大众传播媒介,一切变得更加简易:腾讯家的《尼山萨满》,中国剪纸风格的画面、大量的民族乐器和满族语人声吟唱,伴着粗犷的鼓点,形成了一种暗含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国风音乐游戏。
于是,过去充斥着流行音乐、靠手指或脚步来跳出节奏的“体感游戏”,也就一边用特异的风格获得用户和收获金钱;同时,也扮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者。
还有更多充当教学角色,让偏小众或专业的知识,获得更多人关注的功能游戏。
如太空工程建造游戏《坎巴拉太空计划》推出的教育版,可以通过操作游戏中的人物建造火箭、并将其送入太空轨道,学生可以掌握真实世界中的物理与工程知识。
曾有一部名叫《空中蛇灾》的老电影,很戏剧性的还原了游戏的功能属性。
片中客机驾驶员们全部因故“歇菜”,然后主角问乘客中可有人能驾驶。一个胖小伙最终奋勇而出,并以他2千小时的飞行时间,成功实现航班迫降。
当然,胖小伙的飞行时间,都是在游戏机上的模拟空战游戏里完成的。
尽管戏说,未必不靠谱。本身训练飞行员的模拟驾驶程序,也就是一个个放大并专业的功能游戏。
更多的大众领域也在解锁,未必一定是标榜功能游戏才能实现。
完全是娱乐风的全球爆款《刺客信条》,把大革命前期的巴黎都融入游戏中。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1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