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苹果是一家硬件公司,还是一家科技公司?

09-15 IT文章

苹果是一家硬件公司,还是一家科技公司?

若是单凭iPhone的硬件实力,苹果也许不能从传统手机制造商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但面对众多Android对手,iPhone依然能够占据优势。毫无疑问,软件实力是助力iPhone和苹果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苹果单纯出售设备,那只能算是一家消费电子公司。苹果的软件、服务和生态系统,协同强势的硬件基础,让它成为了一家名副其实的科技公司。

单纯的硬件公司会遭遇低利润率风险,进入低利润的负反馈循环。使其只能通过不断地扩大规模来增加营收,与此同时,成本也不断增加,反而让高利润率的目标化为泡影。

能够有效改变硬件公司现状的方法是通过软件服务进行自我差异化,将其与同行显著地区分开来。同时利用软件服务的网络效应,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提升利润。

苹果是一家硬件公司,还是一家科技公司?

1. 科技公司与硬件公司

和大多数作者一样,我一直都对自己写的东西不够满意,但这种感觉在今天尤为突出。本来昨天我还对自己写的《究竟什么是科技公司?》比较满意而欣慰地入睡,但是凌晨三点多就沮丧地醒来,然后闷闷不乐地度过了一整天。

我沮丧的原因是我总是忽视硬件公司,而且很讽刺的是,互联网健身公司Peloton的案例竟然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动力之一。但我的疏忽却有一定的反思意义:多年以来,即使有诸如iPhone这样最具统治力的产品,为何苹果还一直不被看好?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与我忽视硬件公司的原因,算得上是遥相呼应——至少从商业模式来看,硬件公司并不完全符合现代科技公司的商业模式。

其中值得探究的必然是边际成本的问题:制造一部iPhone要花费几百美元,而成为一个Peloton会员需要逾一千美元,也就是说想要达成零边际成本还十分遥远。在这其中,我们远远低估了软件的价值。

回想起我才开始在Stratechery发表文章的时候,经常对此类的疏忽抱怨不已。我在《回顾两次熊市》的开篇写到:

在现代庞大的PC行业中,有一个非常令人讨厌的现象——评论网站都说“Mac系列电脑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评价,都只是PC”。

我们看一看2007年CNET对于当年MacBook Pro的评价:

优点:CPU性能和图像处理能力提升,但价格不变;采用LED背光显示,能够延长电池寿命;支持802.11n传输技术。

缺点:可选配置项非常少;只有90天的免费技术支持;仍然没有读卡器。

再看一看2006年PC Mag对于当年Macbook的评价:

优点:配置酷睿2双核处理器,完善了笔记本电脑产品线;厚度仅1英寸(约2.54厘米);优异的性能;配置iSight摄像头;配置更多的硬件驱动可选项;具有前排接口并可遥控。

缺点:DVD刻录机没有采用标准型号。

值得注意的是OS X的跳票,而且只有这些Mac能够运行OS X操作系统。虽然可选配置项和读卡器可能会很重要,但是如果我在意的是我的笔记本电脑能不能运行OS X操作系统,那么上述所有的缺点,包括价格,都不重要了。

Mac系列的评测一篇又一篇,它们沉溺于分析硬件的处理速度,忽略了软件带来的最根本的差异,而最后得出的结论,片面正确,但整体无效。

我想要把三星和苹果放在一起讨论,但会有一个问题,这两家企业面对的挑战截然不同:苹果的市场已经饱和,而三星需要展现自己的特性。毕竟只有iPhone运行iOS系统,而其他“雄心勃勃”的挑战者使用的是Android。

那篇2014年的文章其标题引用自我201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两次熊市》,那是我在Stratechery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熊市论点1”即是面对成本明显较低的替代品,iPhone即将崩溃。“熊市论点1”假设的是iPhone是在硬件上竞争,因此容易受到低成本替代品的影响。但事实上,iPhone不单单是一部设备,它还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入场券。

“熊市论点2”即是iPhone的市场停止增长。这种情况是说iPhone的高端市场已经饱和,并且即使现在的iPhone用户在不断更换手里的设备,iPhone的销量也并没有显著上升。

iPhone在差异化的高端市场几乎不存在对手。假设这样的市场规模有限是合理的;指望消费者们转投廉价设备的怀抱是非常愚蠢的。

这不是在说“熊市论点1”就一点也不可靠。而事实上,这是适合三星的熊市论断。在安卓平台上,鲜有能够将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区分开来的产品,并且,低端产品不仅越来越趋于完善,还拥有难以置信的低廉价格。

原谅我在此大段引用,但我希望清楚地阐释与前两天的文章《究竟什么是科技公司?》的联系。

苹果:

  • 围绕着OS X,尤其是iOS开发了一系列生态系统

  • 在iOS平台上建立了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服务业务

  • 其设备随着操作系统的更新也在不断完善

  • 受制于设备的入门价格,扩展有限

  • 允许第三方付费进入其生态

  •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1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