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AlphaGo之父戴密斯·哈萨比斯:是天才,也是生活里的普通人

09-16 IT文章

AlphaGo之父戴密斯·哈萨比斯:是天才,也是生活里的普通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砺石商业评论,作者|高冬梅

2016年3月发生了一件震惊全人类的大事,AI程序AlphaGo打败了世界顶级围棋手李世石!

要知道围棋可是号称人类发明的最复杂的游戏。一时间,人工智能即将取代人类的流言四起,引发了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大讨论。 一般人对AlphaGo都多少有些了解,但对创造AlphaGo的人却不知道。

AlphaGo的创造者是个被称为“人类史上最聪明的人之一”的大牛人戴密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他来自英国的伦敦,不仅是世界AI领域的第一人,还是世界国际象棋大师、电脑游戏设计师、企业家和神经学家,恐怕世界范围内再无第二个人能把这些身份融为一体。

天生我材必有用

哈萨比斯从小就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兴趣广泛,这种天赋特质让他不断主动去征服一个又一个新的领域,棋盘游戏、电子游戏、计算机编程无一不精。

1976年7月,哈萨比斯出生于一个多血统家庭,父亲是希腊裔塞浦路斯人,母亲则来自新加坡华人家庭;他是家中长子,下面还有一弟一妹。

哈萨比斯的父亲年轻时是一名创作歌手,后来他家还开过玩具店,再后来他们的父母又都做了教师。父母“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对子女的人生影响深远。哈萨比斯的妹妹长大后成了一名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弟弟成了创造性写作的作家,但哈萨比斯却在父母“不要循规蹈矩,坚持走自己的路”的教导下突变为家里的“黑天鹅”,做着和家庭气质完全不吻合的科技事业。

小时候在父母的玩具店里疯玩,小小年纪的哈萨比斯从那些五花八门的玩具和游戏中汲取营养,甚至自己创造一些玩具和游戏规则带领弟弟妹妹一起玩,“我就是这么学会游戏设计的”!所以,也许“创造”一个天才的做法是容许他自由地从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中汲取营养,“野蛮生长”。

4岁时,哈萨比斯对父亲和舅舅玩的国际象棋产生了兴趣,很平常的生活小事在他身上却变成了一段传奇故事:在爱因斯坦刚把说话学利索的年龄,他却只用两周时间学下国际象棋就赢了大人。之后他就一路开挂,5岁开始参加英国国内比赛,6岁赢得伦敦8岁以下锦标赛冠军,9岁成为当时象棋领域世界第二的英国的11岁以下国家象棋队队长,之后于13岁时修炼成为他所在年龄段内世界排名第二的象棋大师。

因为表现太过出色,他被“互联网之父”、英国计算机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评价为是“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人之一”。喜欢深思和内省是哈萨比斯根植在血液里的特点,“下象棋需要深思熟虑,你必须有意识地进行全盘规划,这个过程让人很着迷”。

8岁时,哈萨比斯用参加象棋比赛赢得的200英镑给自己买了人生中第一台计算机,对一般小孩儿来说,这只会是个特别一点的大玩具,但对哈萨比斯来说,这却是一个通向新世界的过道。父亲某次带他去伦敦最大的书店Foyles看书的时候,一本关于编程的书吸引了他。

与国际象棋“更像是一种训练”,提升的只是诸多技能相比,编程的“深邃”更能吸引哈萨比斯。在键盘和棋盘上纵横驰骋的8岁小孩儿思考的却是两个和他的年龄完全不相称的高难度问题:一是大脑是如何学习和完成复杂任务的;二是电脑是否也能做同样的事。

“电脑的神奇之处在于可以编程,这让我能够尽情释放我的创造力”,在反复编程的过程中,哈萨比斯对计算机的认识更加深入了,他觉得计算机是一个像飞机、火车一样重要的发明,是能够扩展人类脑力的工具,之后他又买了一台新电脑并将其拆开来仔细研究。

很快哈萨比斯便编写出了一款自己的计算机游戏。作为一个天才,哈萨比斯的最大特点是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永无止境。在“征服”计算机编程之后,11岁时他又接触了AI,并把其用到自己编写的游戏中。他编的一个黑白棋游戏的程序竟然战胜了他弟弟。

此后电脑编程和AI就成了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着他。厉害的是,这样深度沉迷的兴趣爱好并没影响他的学业,14岁时哈萨比斯提前两年完成了类似中国中学会考的考试GCSE,15岁时他的数学水平达到A level,16岁时高等数学、物理和化学都达到了A level,这一年他考入了剑桥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因为年龄太小,剑桥建议他休息一年。

所以,17岁时哈萨比斯到英国的一家游戏工作室工作,师从传奇游戏设计师彼得·莫利纽克斯。在这里他开发了首款引入AI元素的电子游戏“ThemePark”,这款游戏销售百万份,不仅让哈萨比斯获得了足够的资金来完成学业,还让他坚定AI必将取得惊人发展的信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1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