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共享充电宝涨价潮来袭,涨三倍最高8元一小时,美团进场搅局

09-20 IT文章

常用共享充电宝的用户们发现,今年所付的钱比去年多了不少。30分钟免费充、1元每小时早已成过去式,眼下市场上一小时普遍是2元,一些特殊场景,5元/小时、8元/小时也屡见不鲜。如果忘记还,用户所付的钱能购买一块充电宝。

近日,由于涨价,共享充电宝还频上微博热搜榜。有人将共享充电宝涨价的行为形容为趁火打劫,有人称共享充电宝涨价是自杀,有人强调太贵以后不用了。虽然用户层面骂声一片,但几家共享充电宝玩家却在偷着乐,已经进入盈利状态。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AI财经社,目前,共享充电宝的盈利能力还不错,单月净利润已达千万级,挣钱能力好过不少上市企业。

共享充电宝涨价背后有着共享单车血和泪的教训,ofo深陷押金泥潭、摩拜单车卖身,表明补贴、烧钱抢市场的策略不一定会取得一家独大的效果,盲目烧钱的结局很惨烈。共享充电宝不想重复共享单车的悲惨命运,主流玩家幡然醒悟,不再迷恋单纯的烧钱补贴战,涨价自然被提上了日程。

看着市场转好,美团点评决定返场,再次盯上了共享充电宝。据数位接近美团的人士证实,美团确实已经启动共享充电宝项目。而对于整个共享充电宝市场而言,眼下最重要的是怎么把市场规模做大。

01

“涨”声一片

出了北京西直门地铁站,王亚楠小跑着进了附近的凯德Mall购物中心。如此匆忙,倒不是因为一会要约见的客户已经提前到达,而是,手机深红色的电池条反复提醒着她,电量已不足10%。

“得赶紧找一个共享充电宝续命,”王亚楠目的很明确。一通“翻箱倒柜”之后,在凯德Mall的负一层,她终于找到了一个带有苹果充电线的街电充电宝。一个多小时之后,手机电量充到了85%,王亚楠也见完了客户,打算归还充电宝。

共享充电宝涨价潮来袭,涨三倍最高8元一小时,美团进场搅局

图/视觉中国

“6元。”当微信弹出付费成功的页面之后,王亚楠有些惊讶,使用共享充电宝的费用超出了她的认知。在她的印象中,共享充电宝一小时还是一元。而刚刚,她使用的街电充电宝已经涨到了3元/小时。

“这真的太贵了,”王亚楠再三确认之后,一边抱怨一边发朋友圈吐槽,“下次要自己带充电宝了,包重一点也没关系。”

与王亚楠一样吃惊的还有孙恒。

一通夜宵撸串之后,在广州出差的孙恒找到了一个怪兽充电宝给自己的手机“续命”。吃完就回了酒店,孙恒忘记了还充电宝的事情。

转场去了佛山之后,孙恒才想起来要归还充电宝,这时距离他租借充电宝已超40小时。在附近的商场里一番寻找之后,他发现了一个更为头疼的事情:找到的机柜要么是别家的机器,要么机柜里的充电宝已经“满员”、没有空余的位置。此时,他租的怪兽充电宝,租借费用已经达到每天的封顶上限,他这次给手机“续命”付出了60元的代价。

“这都够买一个充电宝的了,”孙恒无奈地说,印象中充电宝单日封顶的价格也翻了一番。“(怪兽)表面上是一个租充电宝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卖充电宝的嘛。”

事实上,共享充电宝的涨价已经不是什么秘密。2元/小时已经成为普遍趋势,一些特殊场景,5元/小时、8元/小时也已经屡见不鲜。因为涨价,共享充电宝甚至成为今年微博热搜的常客。有人将共享充电宝涨价的行为形容为趁火打劫,有人称共享充电宝涨价是自杀,有人强调太贵了不用了。

“相比较2017年,确实存在一定的涨价行为,是行业的普遍现象,比如,整体从1元/小时涨到了2元/小时。”来电科技CMO任牧告诉AI财经社。

“涨价是一种市场行为,”怪兽充电投资方之一、清流资本合伙人刘博认为,涨价并非单方面的,是充电宝运营方、商家和消费者的三者角力,“涨价充分说明,确实市场有需求,应急充电是刚需。”

而且,这种涨价并不是最近一下子发生的。“共享充电宝涨价其实很早就开始了,只不过形式多样,比如取消前30分钟的免费充,改成1元/30分钟。”一位街电员工匿名告诉AI财经社,“分地区、分场景、逐渐提升,所以很多消费者之前的感受并不明显。”

不同场景下定价不同, 已经成为共享充电宝的定价策略之一。酒吧、夜店、景区、医院、体育场等封闭性、流动性大的场所,通常意味着定价更高。

“矿泉水卖的贵的地方,共享充电宝也容易贵。”任牧总结,这些场景通常本身是高消费的、封闭性的场所。任牧同时澄清,网传的5元/小时、8元/小时的共享充电宝确实存在,但整体占比很少。

02

共享单车之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2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