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博会线上线下联动拼多多助力柴达木“家乡好货”云上行
走出可可西里,翻越昆仑山,进入柴达木盆地,这里有最烈的阳光,和独具特色的高原农特产品。11月20日至24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浙江省援青指挥部把来自海拔2800米高原的枸杞、藜麦、羊腿、土蜂蜜、牛肉干和矿泉水搬到了2020浙江农业博览会东西部扶贫协作专区的海西展馆。
另一头,在新电商平台拼多多上,“海西消费扶贫馆”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企业“直播走馆”活动正在同步进行。自11月中下旬起,三江沃土、牧上煌、青浙里、柴达木绿洲等海西代表企业便开启了形式多样的线上活动,还通过拼多多直播间助力柴达木“家乡好货”云上行,呼应本届浙江农博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特色。
自9月上线截至11月19日,“海西消费扶贫馆”整体销量超过24万件,馆内店铺销售的藜麦、枸杞、牦牛肉等海西农特产品月平均销量较上半年上涨185%;馆内店铺月平均用户搜索、关注、分享数较上半年上涨230%。
浙江省援青指挥部指挥长、海西州委常委、副州长蒋伟峰表示,本次浙江农博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果,海西州将继续联合拼多多等国内主流电商平台,积极打通农产品上行渠道,驱动线上线下经济融合发展,为高质量完成脱贫、巩固脱贫成果任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的动力。
浙江青海相隔2600公里的“家乡好货”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环抱的柴达木盆地为主体,“我今夜只有戈壁”,“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著名诗人海子名篇《日记》就写于海西州州府德令哈。
▲9月3日,浙江省援青指挥部指挥长、海西州委常委、副州长蒋伟峰(右)在线下“海西消费扶贫馆”品尝柴达木优质农特产品。(摄影:安舜)
偏远的区域位置一度让海西州优质农产品“长在深闺人未识”。此前9月3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浙江省援青指挥部与新电商平台拼多多联合启动“海西优品云上行”浙江-海西对口支援消费扶贫周,并上线“海西消费扶贫馆”。
格尔木市的冰山矿泉水、德令哈市的枸杞脆、茫崖市的低钠盐、都兰县的红枸杞、乌兰县的藜麦、天峻县的羊腿,还有来自大柴旦的黑枸杞先后登陆“海西消费扶贫馆”。这些产品,很多是第一次进入新电商平台。活动首日,“海西消费扶贫馆”来自浙江、青海两地的订单金额超120万。
佟瑛留着帅性的短头发,说起话来带着爽朗的笑意,是浙江、青海两地企业共同创办的东西部对口支援消费扶贫企业“青浙里”的直播业务负责人,也是一位“非典型主播”。
2个多月前,佟瑛从杭州飞到德令哈,参加了“海西消费扶贫馆”的上线直播,“青浙里”则借助消费扶贫周开出了首家拼多多店铺,并吸引了近3000名消费者关注,还售出了不少青稞牛轧糖、高原菜籽油、黑枸杞礼盒等柴达木特产。
▲佟瑛(左二)在浙江农博会海西馆现场直播,推介东西部扶贫协作农特产品。(摄影:云崖)
11月20日,佟瑛再次在浙江农博会当起了拼多多主播,她一边举着手机直播,一边忙着吆喝海西馆里的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红枸杞加保温杯,打工人可以走起来,这个青稞糖咬起来咯嘣脆,走过路过,快快下单”。
三江沃土是本次浙江农博会海西馆的代表企业之一,同时是青海省藜麦产业领头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很早取得藜麦品种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此前公司出品的藜麦产品一直走高价高端市场,在浙江干部的启发下,三江沃土管理团队意识到,企业要壮大,还是要走到大众消费者中,提供高性价比的藜麦产品。团队积极参加了之前拼多多组织的电商线上培训,还入驻了“海西消费扶贫馆”,在营销推广技巧和销量上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格尔木市的青年创业者冯常俊则欣喜地发现,他的拼多多网店通过入驻“海西消费扶贫馆”、参与扶贫助农直播等模式,店铺名列拼多多“杂粮组合畅销店铺”榜单第三名,日销量从以前的600单上升到现在的1500单,其中“高原藜麦”单品还获得了拼多多杂粮类目销量第一名的好成绩。
援青干部助力柴达木优品上行新电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97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