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预付式消费纠纷久治不绝 专门立法能否终结乱象

11-24 IT文章

  11月5日,优胜教育创始人陈昊在“优胜教育”公众号发布致歉信,就优胜教育困局给学生、家长、同事、教育行业以及家人等造成的困扰道歉。对于这封道歉信,一些网友并不买账,在公众号文章下方留言处索要被欠的工资和学费。

  这样的事情,并非个案。近期,韦博英语、巨石达阵等校外教育培训机构陆续出现因经营不善而停业关门的情况,涉及众多消费者,财产损失巨大。消费者手中本应享受折扣优惠的预付卡,变成了一张无法使用的“废卡”。

  中国消费者协会在10月28日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中指出,校外教育培训消费纠纷解决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采取预收费经营模式,一些无良商家打着“充值享优惠”的旗号,通过大额折扣诱惑消费者预交大量费用,因缺乏有效的资金监管体系,消费者的预付费可能被商家挪用,后期商家跑路或经营不善,消费者维权困难。

  事实上,不仅是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理发、餐饮、美容、健身等多个行业,都存在企业在收到预付费后跑路的现象。

  “近期频发的预付费问题,其实是存在多年的老问题。屡禁不止的核心原因在于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由此导致商家使用资金的行为缺乏监管、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对此,建议对预付费问题进行专门立法,针对第三方资金托管、预付费使用、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从源头解决此类乱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

  预付式消费问题由来已久

  一些商家抓住消费者节省费用的心理,通过大额折扣来诱惑消费者预交大量费用。

  然而,缴费容易退费难。消费者想要退费时,一些商家会设置拒绝退费的种种障碍,今年央视3·15晚会就点名了嗨学网退费难问题,中消协在报告中也提到了多起退费难事件。

  除此之外,近些年餐饮店、培训机构、健身房等商家倒闭、跑路现象也时有发生,消费者预付费用被卷跑的现象屡见不鲜。

  长期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也遇到过预付费被商家卷跑的事情。

  “去年年底,我在一家餐厅办了预付卡,当时宣传说充值2000元就能打折。结果,今年疫情发生后那家餐厅就没再开过,也没有任何信息公示,应该是卷款跑路了。”朱巍说。

  中消协在报告中指出,校外教育培训消费纠纷解决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采取预收费经营模式,面对商家跑路或经营不善的局面,消费者维权困难。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网上收预付费变得极其便捷,也为卷款跑路行为开辟了通途,甚至被不法分子实施集资诈骗行为所利用。部分地区的行政机关、法院也积压了大量相关案件,消费者权益亟待有效维护。

  事实上,预付式消费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自2005年起,中消协多次发布相关消费预警,组织开展专题研究,数次向有关方面反映,呼吁加强立法规制。2019年,中消协发布预付式消费舆情报告,并向有关方面呈送典型案例,希望推进相关问题解决。但是,由于预付式消费涉及领域众多,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有关工作推动难度较大。

  法律制度不完善缺操作性

  关于预付收费问题,政府部门在近些年已出台过多部法规、部门规章进行规范。

  早在2011年5月,针对预付式消费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就出台了《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其中作出多项制度设计来加强预付资金管理,维护持卡人合法权益。

  按照这一《意见》要求,商务部2012年发布《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以“分类监管、属地管理、动态监测、风险控制”为总体思路,从备案、发行与服务、资金管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业务进行管理。

  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发布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财务与资产管理的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除了制定相关的法规,政府部门还通过及时发布警示信息等方式进行监管。

  8月6日和9月9日,北京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公众号两次发布了“关于谨慎选择教育培训机构的消费警示”,优胜教育两次上榜,关于该机构的投诉量均超过百件,但解决率却都没超过15%。然而,这两篇官方发布的消息并未引起太多人的重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97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