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开启抖音直播:想为人们提供有趣的预见
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当今世界事务中扮演的角色,介于“天后”麦当娜和“学术明星”史蒂芬·平克之间。这个含有玩笑意味却又莫名准确的评价,出自他身边最亲近的人。
无疑,赫拉利是那种很能“吸粉”的明星学者。在学术和大众之间取得平衡这件事上,没有太多学者比得过他。他的《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为人类历史与未来建构了一套宏大的叙事,满足了人们对于宏伟历史的久违渴望,这也是它们得以成为全球超级畅销书的原因。
近日,赫拉利又一次与中国网友隔着屏幕相见。作为“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的领读人,他通过自己的抖音号@尤瓦尔·赫拉利直播,与网友分享了对未来世界的洞见。
“预言家”与中国
《人类简史》在从以色列往其他国家推广的时候,一家又一家出版商拒绝了它,最后是兰登书屋出版了英文版。后来,在中国,《人类简史》获得了巨大的市场。
《未来简史》在中国的首发式上,一片欢呼声中,赫拉利在追光灯下,小跑上舞台,仿佛是一位摇滚明星——许多观众站着听完演讲,目光虔诚而紧张,生怕错过赫拉利预留的、此处可鼓掌的间歇。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中得出的一系列具有颠覆性姿态的结论,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谓“刷新三观”:农业革命是历史上最大的骗局;自由人文主义是一种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宗教;在智人的世界中,金钱是虚构的,公司和国家也是虚构的;而从智人的发展史看来,进步基本上是一种幻觉……
他所建构的叙事,令奥巴马、比尔·盖茨以及硅谷高管们着迷,也让那些“一年只读一本书”的人如获至宝。比尔·盖茨曾表示,如果要带上书去荒岛生活,那他一定会选择《人类简史》。在西方社交媒体上,赫拉利的书迷大多是25岁到35岁之间的男性。
赫拉利式的叙事,富有把控感、全局感且指向未来,这使得他的作品备受政商界人士青睐(尽管赫拉利对此有些摸不着头脑)。在中国,创投圈人士是《人类简史》最早的狂热读者和推广者。
这位1976年生的青年学者,觉得自己不是“预言家”也不是“心灵导师”,但他已经成为很多人口中“改变一生”的人物。在YouTube上,赫拉利的一个粉丝如此评论:“你的书改变了我的生活,尤瓦尔。”
未来,99%的人将成为黑客帝国中的人类电池
赫拉利总是用冷静得可怕的口吻来道出惊人之语。他,一个精瘦的、不吃肉蛋奶的严格素食者,每天坚持两小时的冥想,跟其他当红的“未来主义者”如凯文·凯利相比,少了一分生逢其时的自嗨,多了几缕旁观者的冷漠。
在抖音直播间中,中国网友最关心他眼中的未来将是何种走向。
身为历史学家,他的“今昔对比”总是出人意料,例如他在《未来简史》中说,一百年前在俄罗斯,沙皇用一百万贵族统治全国近两亿的人口,而如今,决定全世界六十亿人命运的核心阶层恐怕连一万人都不到,至于那掌握尖端科技的一小撮“研发人员”,其人数之少,两三个科技公司就能装得下。
人类欣然领受着技术进步的恩惠:“我们正与智能手机融为一体。很快它们就会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很快,我们就将凭着包围着我们的算法来做决定。无论何时,一旦遇到什么大难局,你去问谷歌就是了。”赫拉利一边说着这些,一边告诉大家他拒绝用智能手机:信息太多了,干扰太厉害。
赫拉利说到,如今让我们惊叹的高水平AI,是“无意识智能”,能够比人类更快更好地执行很多现在由人来执行的任务,例如开车、治病、治安执勤、打仗,这些任务是基于“模式识别”,而“无意识的算法很快就能在这一点上超越人类”。
但技术进步也戳破了人文主义的幻觉——爱、文化、思想、自由等只是算法,从没有什么自我,也没有什么生命意义。在赫拉利看来,信息技术将不断压缩自我的领地,未来,99%的人将成为黑客帝国中的人类电池,另1%的人则成为掌控人类电池者。
“我希望能为人们提供有趣的预见”
作为“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的领读人,有些书目深深影响了赫拉利的阅读和写作。他对于平易浅白的语言的执着,早在学生时代的论文写作中已经成型。而他自成一派的写作,也受惠于《枪炮、病菌与钢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97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