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自然风光+细致专业服务 “高端颐养”令老人忍不住称赞
面览长江水,背倚幕府山,朗诗常青藤五马渡站位于慕燕风光带景区内。12月15日,由扬子晚报与南京市民政局、市福利服务协会共同主办的“南京市万名市民看养老院”(第二季)公益活动的第九站,也是最后一站,将来到朗诗常青藤南京五马渡站。让我们先通过视频,来看看当细致体贴的专业服务走进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里,高端颐养机构向我们展示了什么? 实习生 耿雨 刘甜甜 通讯员 李显彬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董婉愉 文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吴俊 摄
实地探访
园艺、色彩和隐形门都是疗法
虽然这两天天气骤冷,上午9:30已有部分老人前来参观。这里面朝长江,庭院里各种景观小品错落点缀,风格暗合游轮码头。据介绍,庭院里栽种了不同季节的树木,作为机构最大特色,这个入口区被称为“园艺疗法区”——通过园艺减缓老人的心跳速度,改善情绪,减轻疼痛,有助于长者康复,并使脑功能退化的长者缓解心理上的急躁。而且,擅长园艺的自理老人也能在此陶冶情操。
进入机构就是一个“除风室”。天气炎热或寒冷时,这里可帮助长者不会因室内温度的骤变引起身体不适。记者被要求穿上鞋套,对双手进行消毒。记者看到,机构一楼大厅近1000平方米活动区里,长者们正在观看各类图书。参观的老人在欣赏工艺品,不免啧啧称赞。
来到二楼,两侧是长者的房间,非请勿进。宽大的公共活动空间,每个专属区均配备沙发,供行动不便老人歇息。在养老规划师带领下,前来探访的老人参观了失智单元。这里为失智长者提供了彩虹追忆区,通过五颜六色的色彩搭配,起到色彩治疗的目的。记者看到,多处公共通道处特意设置隐形门,通过画景布景营造家的氛围,减轻老人的“客居”之感。
“江山如画,最适合安度晚年”
“第一次带父亲来五马渡站参观,他的评价很高,说这里背靠幕府山,面临长江,风景秀丽江山如画,最适合老人安度晚年。”市民周先生告诉记者,父亲从军队退休,年龄和脾气都有点大。老人腿脚不便,但10月21日第一次随本报记者来到朗诗常青藤南京五马渡站参观时,拄着拐杖的周老先生竟开怀大笑。当天,他在工作人员陪同下,体验了康复理疗、品尝了营养膳食。不到半个月后,老人经过前期对多家机构的比较后,安心地走进朗诗常青藤南京站,为自己未来的家作了决定。
走访中,记者看到报名试入住的王老太太,在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健身区,经过TDP红外线理疗仪、中频电疗仪等设备的调理后,老人说肩周和颈椎舒缓多了:“这里房间很宽敞,设备比家里也齐全,服务更周到。”
年轻护理员蹲身与老人寒暄
陈教授夫妇是南大退休教师,已入住于此几个月,他们对这里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充满欢乐关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陈教授如数家珍:首先,介护人员非常尊重长者,服务人员年轻有活力,看到我们就亲切地喊奶奶爷爷,并蹲下来和我们说话。和他们在一起,我常常回忆起自己年轻的时光,这些感觉很奇妙。
“母亲70多岁,有点认知障碍,记忆退化较快。”刘女士向记者介绍,一个月前她开车送母亲到五马渡站,母亲迟迟不愿下车,认为养老机构是有去无回。工作人员几乎花费近一个小时耐心解说,才将母亲劝下来。今天来探望母亲的她高兴地说,母亲似乎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但刚来时脾气暴躁,不小心动手打了工作人员。现在呢,每次都夸孩子们,说他们虽然年纪小但很有护理经验,“再让她跟着我回家,我妈连说不肯。”
24小时不间断守候
朗诗常青藤南京五马渡站服务人员小陈介绍,与其他以老年护理员为主的机构不同,这里护理和工作人员多半是年轻人,无论是否“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科班生,岗前都要接受至少三个月养老专业护理培训,他们善观天象节气,听懂老人的话。每当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年轻社工必定来房间搀扶长者出门晒太阳;量血压的女孩,一天三次为老人量血压,数据稍有偏差,隔半小时必定再来。已退休的李老先生说:我告诉小姑娘没有高血压病史,但她一定要测到我的血压在正常范围才放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11964.html
- 上一篇:以我所能,为客户追求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 下一篇:周末信息偏利空 周一关注能否探低回升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