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倔强的电影梦
原标题:王健林倔强的电影梦
作者/贾阳
在回顾万达的“从影”之路时,王健林总会唏嘘地表示一开始是“被逼上梁山”。
世纪初的几年,万达开始从住宅地产往商业地产艰难地开疆拓土。“以5年为限,如果做了5年还是不成,就收山回去。”王健林当时给团队定了一个退守地时间点,挫折不断,甚至将沈阳市太原街万达广场退铺重建。
在这期间,与商业地产相匹配,万达又开启了影城的支线任务。寻求地方广电和外资合作无果,于是只得自己拉开大旗做影城,在军队式的强执行力、纪律严明管理文化推动下,万达做成了国内第一院线。做影视、舞台秀、旅游城、体育,也是与王健林个人意志、集团扩张逻辑相一致。
2012年到2016年,是王健林电影事业最高光的时刻。2012年万达26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次年AMC便扭亏为盈。2013年底宣布斥资500亿元在青岛打造东方影都。2015年初,万达院线登陆A股中小板。2016年以35亿美元现金收购传奇影业,随后宣布与索尼旗下Motion Picture Group达成战略合作、以约10亿美元收购金球奖制作公司DCP集团,米高梅和狮门影业也是洽谈对象,要“全面注资好莱坞六大”……
大举“入侵”好莱坞让美国政界担忧,王健林登上了《好莱坞报道》封面。
事实上,自万达院线上市,王健林做影视的思路就很清晰且狂野:除了院线资产,其他的影视产业链上的资产也将逐步上市。2016年初,万达影视pre-IPO,恰逢影视资本市场的估值顶点,万达的老板们只发了一个朋友圈,就轻松募集了几十亿的资金。当年“青岛影都+传奇影业+万达影视”,整体作价372亿,要卖给上市公司。
然而,一个公司的命运不止与自身的奋斗有关,更受到历史进程的影响。举债海外扩张的万达,2017年遭遇政策当头一棒。外汇管控、海外投资审查以及影视产业资本泡沫降温,让万达集团进入瘦身减负的去杠杆疗程,紧急出手酒店文旅资产。万达影视上市进程中止,上市公司万达电影当年7月开始进入漫长的停牌期。
纵观2017年至今,王健林当断则断,出售资产,减轻负债。今年进一步抛售海外酒店资产、文旅资产。断臂瘦身结果是,万达从去年下半年资金链遭质疑、股债双杀的危险中安全落地。据财新上月报道,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15个月内减掉了2158亿元负债。
就在内部矛盾逐渐稳定,而资本市场遭遇寒冬之时,万达影视重启上市。剥离了已成融创囊中之物的青岛影都,剥离了亏损大户传奇影业,三易其稿,王健林铁了心要把这件事儿给做完。成与不成,让拴在这条绳上的大小股东们再一次揪心。
而对于出让海外影视院线资产的传闻,万达官方则表示,会适时引入战投,但未来会长期持有AMC和传奇影业的控股权。
王健林的电影梦,不愿轻易认输。
股东大会提案“全票通过”
12月12日,万达电影召开股东大会,对最新并购重组方案等18项议案进行表决。
相较今年6月公布的重组草案,在最新并购方案中,“现金支付+发行股份”的方式改为全部发行股份,并购标的价格也从116亿调低10亿至106.51亿元,发行股票的价格从此前的50元/股调整为33.2元/股。而业绩承诺方此前由万达投资一力承担,这次则增加了一致行动人(万达影视高管和王健林配偶林宁),承诺期从3年延长至4年,业绩承诺总额较之前增加7.66亿到39.94亿。
万达电影总裁曾茂军开完延迟了20分钟的股东大会,马上又开始面对媒体的连珠发问。“18项议案,股东大会现场表决全部是全票通过!”
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查询万达电影股东大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发现,现场和网络投票的股东共146人,代表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份的65.7786%。所有的表决投票几乎是全票通过,除了每项投票中都有“顽固”的“95,900股”投出反对票。
在回应记者“万一重组方案还不能通过有何预案”时,曾茂军表示,在正式预案披露前,我们已经披露过预案的草案,这一次只是我们要去完成相应的审计报告,要上报证监会和监管机构所有的材料。
“从目前监管机构的态度来讲,中国证监会是鼓励优质的公司做同业的兼并重组的,但是鼓励的前提是优质的,规范的,这是第一个前提。第二个前提,你做同业的,不能大跨度的跨界,我们都符合。”万达电影高层们对这次方案的通过抱着非常大的期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13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