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为什么到了滴滴司机被杀,就没人关注了

12-07 IT文章

为什么到了滴滴司机被杀,就没人关注了


之前滴滴乘客出事,引爆全网,而在引爆的过程中,所有人都各司其职。

新闻媒体负责用标题吸睛,说滴滴乘客不够,一定要加上空姐和少女的标签,才有人看:

为什么到了滴滴司机被杀,就没人关注了


自媒体负责用内容煽情,说事实还不够,一定要写成这样,好像才能表达他们内心的“心痛”。

为什么到了滴滴司机被杀,就没人关注了


而深度媒体们负责找出凶手早有预谋的线索。

一定要找到他们“性格孤僻”,“特立独行”,“没有朋友”的证据,证明他们的犯罪并不是偶然。

为什么到了滴滴司机被杀,就没人关注了


而网友在看了上面这些新闻后,负责评论,他们得出的结论就是。

因为有一些滴滴司机犯了罪,所以滴滴司机都是坏蛋,都是潜在的加害人。

因为有一个两个滴滴乘客犯了罪,所以滴滴乘客无时无刻不在危险中,都是潜在的受害者。

一边是加害人,一边是受害者,我们当然应该保护受害者,限制加害人,所以滴滴司机不应该有给乘客打分、选择乘客的权利。

你和他们说概率,他们还有一句万能的话。

“没发生的时候是万一,发生了就是100%。”

——这句话广泛存在于各种把人一棍子打死的案例中,比如“所有男人都是潜在的强奸犯”。但说实话我一直理解不了这句话的逻辑在哪里。

当时我的评论是:

因为所谓“顺风车”是典型的共享经济的产物,其实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对滴滴来说都是客户,它只是做一个连接的平台,要保证双方的安全和利益。

如果司机没有选择乘客的权利的话,司机也挺危险的,毕竟随手搜索一下,就会发现一大堆抢劫杀害司机的新闻。

为什么到了滴滴司机被杀,就没人关注了


包括很多电影中,人没钱了第一个想到的也是去抢出租车司机。

我有个开出租车的亲戚,有一次喝完酒说,每次接到那种几个男人一起坐车,要去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他都心里发怵,又不敢拒载——乘客觉得自己危险,其实很多司机也觉得自己不安全。

这次出事的是乘客,舆论要求司机不能看到乘客信息;如果下次新闻是乘客劫杀司机,不知道有没有人会呼吁司机应该更透明的看到乘客信息,呼吁滴滴对乘客进行大数据分析,详尽的背景调查,限制“性格孤僻”,“有暴力倾向“,至少禁止“有犯罪历史”的乘客乘坐网约车。

我想大概率是不会,大家大概率会装死,在网约车用户庞大的群体下,司机早就成为盛世下的失语者了。

现在看来,我没有说错。

今年11月26日,贵阳有一名43岁的男性网约车司机,在接单途中被23岁的犯罪嫌疑人用尖刀挟持,不但抢走了身上的现金,还被胁迫手机转账1100元,然后因为害怕受害人报警,将他杀害后抛尸河中。

为什么到了滴滴司机被杀,就没人关注了


但这个新闻却无人问津。

这件事为什么没有人关注,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出事的是滴滴司机,大部分网民不会成为滴滴司机,所以他们觉得和自己没关系,不会转。而大部分滴滴司机没这么爱上网爱抱怨,所以他们也不会转。

2.出事的是男性,大部分男性不认为自己会被杀,所以不会转。

3.这件事中间,既没有空姐,也没有少女,没有那些让人爱关注的标签,所以媒体不知道怎么报道,也就不报道了。

微博发了没人转,微信公众号没人写。

我想到没人关注,但没想到会这样无人问津。

这件事我相信滴滴是知道的,但是他们看到没人关注,估计也就装死了。

别说根据这个做什么整改了,就连一条相关微博都没发,连一句“请广大滴滴司机放心”也没有。

事情发生在11月26日,但在11月28日的程维有关滴滴安全的公开信中,提都没提这件事一句,反而说“连续发生了两起司机针对乘客”的恶性事件:

为什么到了滴滴司机被杀,就没人关注了


大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至此,不知是悲是喜。

我之前说滴滴司机的安全,他们的诉求,早就被淹没,他们早就成为这个庞大网约车时代的失语人群,真是一点没错。

我认为这不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10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