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产品平淡无奇,酷产品尽是泡沫?
这些年,科技圈有一个怪现象:怪胎式硬件独角兽屡见不鲜。
光鲜夺目的产品,履历豪华的团队;局外人拍手叫好,明眼人笑谈要亡。
一些风口之上的硬件项目,总是夺人眼球、光怪陆离。那些圈钱式的硬件创业者,似乎掌握了某种『东亚邪术』,能在风口和资本中长袖善舞。
一、硬件创业的圈钱套路
如果我们放长时间,这种『骗术』,似乎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13年的智能硬件浪潮,智能交互水杯甚嚣尘上;14年的机器人浪潮,异形机器人遍地开花;15年的无人机浪潮,口袋无人机扬言颠覆;16年的智能音箱浪潮,千元音箱自诩设计逼格;17年的无线耳机浪潮,AI耳机盲目自嗨……
每一次浪潮起伏,总是有噱头夺目的硬件产品,一次又一次,粉墨登场,甚嚣尘上。
这些产品的套路,也惊人地相似,概括为三句话:画个饼、抢个鲜、站个台。
圈钱套路
画个饼,你需要一个颠覆的梦想。正常的硬件项目,成长是循序渐进的,听起来也不够刺激。所以你必须有一个激进狂野的梦,最好一年能涨十倍!这是吸引的资金的关键第一步。
抢个鲜,你要有一个一眼看上去就很奇特的项目,足够的差异化、吸引人眼球。这种明眼的差异化,对不懂硬件的外行,极具说服力。
站个台,你需要一个或多个大咖人物,一定要背景足够强,光环满满。
这个公式用来分析各路妖魔,屡试不爽。
比如科技网红罗永浩(流量大咖),提出了定义下一个十年个人电脑的伟大梦想(画个饼),推出了炸开锅的TNT(吸睛产品)。
再比如血液检测公司 Theranos,创始人是斯坦福高材生伊丽莎白·福尔摩斯,董事会有前国务卿等政坛大咖(光鲜大咖),公司愿景是重新定义血检(画个饼),推出了爱迪生血液分析仪,扬言仅仅针刺人指尖上流出来的几滴血,就可以检测出数百种疾病(吸睛产品)。
类似的案例,其实还有很多。TNT和Theranos只是其中两个明显的败局案例罢了(更多案例见邹大湿新书《硬战》)。如果一家公司,在媒体上吹嘘梦想,发布一些吸睛不落地的产品,标榜牛人大咖,那这家公司十有八九,就是一个骗局。
这个世道,变了。
满口『梦想』的人太多,迎合资本的人太『聪明』。
那些没有所谓梦想的『愚者』,反而成了少数派。
二、华丽的是泡沫,朴素的才是真相
消费电子行业的商业规律,是反常识的。
看上去越吸引人的产品,越可能是华丽的泡沫。而那些平淡无奇的产品,往往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
如果你是一个投资人,面前有两位硬件创业者。一位跟你说:我们团队有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在计算机视觉方面有独家技术壁垒,要做一款AI产品,明年销售额将翻十倍!
另外一位和你说,我们团队来自圈内一线骨干,针对90后用户的差异需求做了一款产品,明年销售额将翻两倍。
如果你时间有限,你会找谁深入聊下去?
画饼还是用户
1、目标:十倍速爆发VS线性增长
资本是逐利的,越是短视逐利,在硬件领域越没有耐心,越是希望遇上一个即将指数增长的爆款。
误以为硬件产品能够十倍速增长,这是一个外行很容易产生的一个错觉。
消费电子产品,需要用户掏钱购买,不会出现足迹、抖音、微信红包这种瞬间指数引爆(管道式硬件低价补贴除外)。
就拿iPhone 4s为例,很多人以为苹果是靠它一夜爆红。实际上在4s之前,iPhone 已经稳步线性增长了四年。没有前面的铺垫,怎么迎来市场的全面普及?
同样,以无人机行业为例,大众以为的行业爆发是2015年。但实际呢,市场只是在线性增长而已。那一年,资本大量涌入,媒体狂轰滥炸,让人产生了行业一夜暴热的假象罢了!
十倍速增长不靠谱
这个时代太浮躁,太多人渴望一夜成名,短期暴涨。
只可惜,这样的梦幻,在硬件行业,实现不了。
在激进的风口长袖善舞;只会在风停的时候,摔成白骨。
2、优势:奇特壁垒VS差异供应
硬件产品还有一个显著区别于互联网产品的特点,就是信息不透明。
隔行如何山,这句话在硬件行业,尤为明显。
在互联网圈,大家可以对社交、电商、搜索等产品如数家珍、无边界讨论;但在硬件圈,跨行的讨论,往往很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21349.html
- 上一篇:你失去的,不仅是一张张“无聊”的报纸
- 下一篇:失去红米,小米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