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去年小目标都已完成 做手机仍有机会
美国CES首日,联想围绕“智能”概念,发布智能PC、智能平板、智能闹钟等多款产品。其中,针对海外智能家居市场,联想携手Google Assistant,发布售价79美元的智能时钟;在国内市场,联想联手百度,推出智能平板及智能底座解决方案。这款产品内置小度语音助手, 插入联想智能底座后,自动进入百度智能小度模式。
对于刚刚过去的2018年,杨元庆总结,“联想过得还不错,年初定的小目标都已经完成”。
会后,有媒体问是否担忧类似“华为事件”在联想身上发生?杨元庆回应称,联想是中国企业里面最国际化的一个,董事会、管理层都非常国际化,所以对当地市场、文化及法律法规有更好的把握。
发布会后,联想集团总裁兼COO兰奇、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等高管,及杨元庆本人,就联想近期的架构调整、智能化转型、手机业务目标等问题接受记者采访。
01
谈架构调整:变革进入深水区
本周一,刘军曾通过内部邮件,宣布联想中国区进行组织架构调整。调整后的联想中国区将设大客户、中小企业和消费三个事业部。
在CES展上,刘军确认,目前组织架构调整基本到位,他解释了架构调整的初衷:过去联想内部主要是以产品为中心划分事业部,比如说有商用PC事业部,有ThinkPad事业部,有手机事业部等等。而这次调整是以客户群划分事业群,以消费业务为例,一个主要变化是把联想在中国的手机业务与消费PC、消费IoT整合。因为联想判断,未来消费领域的竞争将是全品类的竞争,既跨手机、跨PC,也跨智能物联网。
刘军坦言,这次调整是很关键的一步。他再次举例说,联想传统的PC业务模式远离用户,而现在竞争对手已经直接To C了。为此,联想选择用组织的方法拉近跟客户的关系,要更加贴近用户。“我们变革进入了深水区。”
(图为联想集团总裁兼COO兰奇、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
02
谈手机业务:我们依然有机会
就在7个月前,联想集团还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架构调整,原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集团、移动业务集团整合成智能设备业务集团,与原数据中心业务集团(DCG)协同。
刘军称,那次调整让联想手机迈了一大步,因为智能物联网的核心产品就是手机。联想会在手机领域持续投资。
近年来,联想移动业务因为掉队、战略摇摆频遭外界质疑。刘军说,已经做好持久战的准备。2018年6月,联想宣布恢复联想、MOTO双品牌战略,由此联想手机正式回归。
在2018年,手机业务是联想PC、移动、数据中心三个业务里唯一没有增长的,且智能手机行业整体形势算不上乐观,全球已经连续6个季度出货量下降。接受AI财经社采访时,兰奇说,联想手机2018年追求利润,策略性放弃了竞争太激烈的市场,专注有优势的拉美、北美市场,所以摩托罗拉在Q3开始盈利。今年,联想会调整业务策略,更关注增长,此前退出的市场会重新进入。此外,今年计划推出创新的折叠屏手机。
“不管在哪一个市场发展,我们希望有一个健康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不止是简单的拼刺刀、拼价格,这个不是我们的发展思路。”杨元庆也提到手机业务,目标是重新做回市场的领先者之一。他回忆,过去二三十年,手机市场变化很大,没有哪一家一直占据领先的位置,不管是诺基亚,摩托罗拉,还是爱立信。现在三星、苹果的领先地位可能也会动摇。“我们觉得自己依然有机会。”
至于PC市场,“在我看来就是见底了,不可能是比这个再差的了。但是这个底依然保证了PC是一个相当有规模的产业,它2000多亿美元的市场,这是实实在在的。”2018年,联想重新夺回PC第一的位子。杨元庆判断, 5G的发展可能会进一步促进电脑的回暖。他呼吁,如果要促进消费,首先应该促进更多PC的使用,因为尽管人口更多,但中国今天的PC的销量还不及美国。如果要再按照营业额,比美国差的就更多。
03
谈中美贸易战:联想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公司
在中美贸易战的语境下,联想是否担心类似华为的事件会在自己身上发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23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