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社交,腾讯逼的
最近IT之家小编重读茅盾先生的《子夜》,也重新认识一个角色。此公名曰赵伯韬,上世纪三十年代欧美垄断资产阶级一走狗,以前小编只觉得赵某嚣张跋扈诚可恨,如今方明白其真正手段——赵伯韬所仗者,是对整个上海滩金融、销售和原材料市场的垄断控制,所为者,巩固既得利益,打击民办实业。全书透露着悲凉,因为你看到主人公面对赵伯韬,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孟子》里面说,“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可见咱们的老祖宗在两千多年前已经看到了“垄断”这种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以及“网市利”的恐怖能力。IT之家小编思之,古往今来,垄断本身无法消灭,但面对垄断能力不敬畏的人可以消灭。“不敬畏”,是最可憎的。
今天法治社会里,赵伯韬那样蹦跶的鬼活不久,夹着尾巴做人是正道。但法律可以让人夹住尾巴,却除不了人心的不敬畏,所以“夹着尾巴不敬畏”实在是见怪不怪的怪现象。
腾讯已经疯了。
这是IT之家今年1月29日关于百度春晚红包被微信封杀相关报道文章的网友热评。报道中,百度和央视春晚合作的红包互动活动链接在微信被封杀。微信的理由是:有诱导邀请分享给好友的“违规”内容……不涉及域名。违规页面整改完后可以申诉解封。
没有错,IT之家在微信官网《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中确实找到了对应的规范,这里附上截图。白纸黑字的规定无可辩驳,但很多人却捂嘴要笑。因为规定在上,我们“不随便”地举两个例子上演一出生动的“区别对待”:同样是诱导分享的违规外链,《天猫》邀请赚红包的链接无法分享至微信,只能复制口令;而《拼多多》邀请拼团的链接却能光明正大地分享给好友,《京东金融》的红包邀请链接也可以分享。
再“不随便”举个例子。在《抖音》上,随机选择一个视频无法分享给微信好友,但在快手上,随机选择一个视频,却能成功被分享。
不随便地举例,是因为微信用户苦“拼多多”们久矣,IT之家的评论可见一斑。只奈何“拼多多”们拥有“影响用户体验”的“通行证”,一家人相亲相爱,别人只好看着,用户只得忍着。
然而百度的红包链接终于还是被解封了。但IT之家小编更有不解之处:规范里明确说明,诱导分享,无论“明示暗示”都是违规。百度红包这个链接,根本属性就是要分享,这是定性的,小编愚钝,搜索枯肠也想不出“明示”或“暗示”之外的表示方式——然而链接终于还是被解封了,尽管规范没有变。
IT之家小编又想起,1月16日,《马桶MT》、《多闪》和《聊天宝》三款社交App同时上线,却均遭微信屏蔽的事件。截止IT之家小编写本稿,正式上线的《多闪》和《聊天宝》仍然只能通过口令让用户邀请好友,“口令”如同暗号,搞得很像地下组织。
纵然很像地下组织,大家仍不得不去做社交,因为现成的、最好最大的社交关系链无法借力,只能勉强自己做,这岂不是腾讯逼的?可是看到腾讯“一家人”胸前闪亮亮的通行证,不知有没有人想感叹一声,“奋斗十年,不如去找个好爹。”
那次社交竞品三连杀,腾讯也做过“非正式回应”。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如是说:
我们尊重所有理性讨论问题,别上来就上纲上线……随便做个什么东西过来就叫挑战什么霸权。拿堆红包出来骗用户下载,留存,也好意思叫产品。
腾讯CEO马化腾也在朋友圈回应过:
先让家里人能用起来再说吧。
负能量的匿名社交是旗帜鲜明地反对的,没得说。
他们说的好有道理,但网友偏有言以对。以这次“三连杀”为例,网友的评论也很清晰:
首先,这些竞品还未或者刚刚上线,工信部还没说话,就被判定为骗用户、传播负能量而遭封杀,凭据何在?
其次,封杀理由搬出平台规范、用户体验,但规范之内为何又长期存在类似《拼多多》这种例外?
最后,用户体验有没有被影响,应该用户说了算。为什么腾讯这些年四处封杀,却迟迟没把选择的权利交给用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4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