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衰落启示录:电商下半场瓶颈之困
电商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留给中小玩家的机会已经不多。
2月20日上午,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以公开信的方式宣布离开当当。当当网发布公告称,“董事长俞渝女士兼任公司CEO,当当网的日常管理决策由俞渝带领公司高管完成。
李国庆还声称,关于李至本来不打算宣布,但因其发布关于刘强东事件言论,所以需要给公众交代。他说:“如果从头再来,我肯定不会选择夫妻创业。”他认为当年拒绝亚马逊肯定是对的,“其实当初在京东接受腾讯投资之前,我们拒绝了腾讯的投资,那个现在看可能有点后悔。”
当当网从夫妻创业到发展壮大,再到登陆纽交所挂牌上市,后来从纽交所又退市,如今创始人李国庆离开,这20年的变化见证了整个中国电商的发展历史。虽然当当网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光环,但它是中国电商史上不得不谈主角之一。
无论是从电商行业发展,还是从资本的角度,亦或是夫妻创业靠不靠谱等多个层面,对中国电商行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文:火火(业界风云汇)
行业进入分化态势
2月21日,唯品会发布最新财报:2018年第四季度营收261亿元,同比增长8.1%,市场预期为267.1亿元;净利润6.887亿元,同比增长2.3%。受实际营收略微低于市场预期和净利润增幅放缓的影响,唯品会盘后报6.73美元,跌近8%。
与此同时,网易盘后发布财报:2018年第四季度营收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市场预期为29.45亿美元;净利润2.47亿美元,同比增长6.6%,市场预期为2.01亿美元。2018年全年营收97.6亿美元,同比增长24%。其中,电商净营收为66.787亿元人民币(9.714亿美元),同比增长43.5%。相比2017年同期175%的增速,已经大幅下降。受此影响,网易盘后报234.55美元。
从唯品会和网易发布的财报来看,两者营收都低于市场预期,电商业务增速放缓是主要因素。
尽管唯品会和网易在整个中国电商市场的占比,相对于天猫和京东来说并不算高,但它们作为垂直电商的代表,增速放缓却反应出了电商的红利已经不多。如果是一些中小实力不足的玩家,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红利逐渐减少,电商平台获取新用户的的成本也日趋变高,意味着不久以后电商市场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以此导致电商平台之间、平台上商户之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这样会倒逼平台进入垂直化、专业化、细分化、场景化的发展方向。而且会让电商平台兼顾发展线下,线上线下结合,提高服务水平来争夺用户。
同时,中国电商平台呈现出分化态势:以天猫、京东为首的行业第一梯队依旧发挥出它们的规模优势,继续收割市场;以拼多多为首的针对下沉市场的平台,也将继续取得不错的发展,毕竟“五环外的用户群体”的红利,还有待继续挖掘;以网易严选、小米有品为代表的垂直化、精品化电商平台,能够满足广大新中产阶级崛起的需求,不过增速也在放缓;而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电商平台将逐渐被收购,或走向破产的边缘。
而当当网已经从辉煌逐渐走向没落,在竞争激烈、形式严峻的背景之下,想要活的比以前更好,更是难上加难。
未来,电商的门槛会越来越高,资金、流量、技术、人才、优质的产品、营销策略、品牌定位等关键因素缺一不可,更是综合实力的比拼。
资本的游戏
纵观中国本土发展较好的电商平台,都是靠烧钱烧出来的。淘宝、京东、唯品会、拼多多等前期都是靠资本的推动,而慢慢发展壮大。
李国庆声称:“其实当初在京东接受腾讯投资之前,我们拒绝了腾讯的投资,现在看可能有点后悔。”因为当初京东还只是一个新玩家,实力还不足以和当当抗衡。不过,由于京东通过大量融资,有了资本后,打起了“补贴战”,获得了大量的用户,而逐渐超过当当,成为仅次于淘宝的第二大电商平台。
回顾当当网的发展历史,从1999年成立,到2010年12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没上市的B2C网上商城,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就在当当网上市后不久,京东开启“价格战”,目标直指当当。由于京东在资本市场获得了高额的投资,现金储备充足,通过“京东当当大战”,让当当元气大伤,从此逐渐走向衰落,而京东确越战越勇,相应的市场份额和获得的风险投资也越来越足。
李国庆俞俞夫妇为了保证公司的控制权不外落,而不惜拒绝巨额资本投资,导致自身发展缓慢,也无力和京东过度厮杀。
回顾当当对资本的漠视,当当在2013年错过了百度的入股,2014年有再错过腾讯的巨额注资,渐渐失去了追赶阿里和京东的时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7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