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路透最新报告:用户点击和新闻价值并没啥关系

03-08 IT文章

路透最新报告:用户点击和新闻价值并没啥关系

在新闻业被普遍唱衰的当下,公众所能触及的新闻却前所未有的多。随着数字媒体和社交媒体崛起为主要的新闻平台,内容也拥有了跨越地区和国家边界的潜力,读者们畅游于高度饱和、信息过载的媒体环境中,却因为时间有限不得不进行取舍。

部分人会选择彻底告别新闻,但大多数人开始积极地为自己打造新闻界的“私人定制”。正如一项研究所指出的,“在对时事的诠释上,非主流叙事与主流媒体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新闻受众挑选他们想要关注和相信的报道,并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筛选、组装出自己的故事版本。”

问题在于,人们是如何做出这些选择的呢?

路透最新报告:用户点击和新闻价值并没啥关系

在传媒行业中,“内容为王”一直是雷打不动的定律。然而,过去数十年的学术研究往往专注于记者在报道时的优先性,直到最近,读者端的新闻选择才开始获得关注,人们开始思考新闻偏好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这些选择对公民身份的意义。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读者选择和新闻价值之间的关系,路透新闻研究院在2018年上半年对英国牛津地区24名参与者的个人内容偏好进行了创新分析,本期带来这份报告的精编,走进新闻读者的心里一探究竟。

路透最新报告:用户点击和新闻价值并没啥关系

新闻价值量化迷思

大分类和热搜榜都不靠谱?

要理解这份报告在切入新闻消费动机时的新颖之处,就不得不谈对大众新闻偏好的传统认知。

对于学术研究和行业内部而言,了解读者的一个重要渠道是做调查。

路透社研究院的数字新闻调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调查于2017年在多个市场中使用了小组调查,询问人们对12个普遍新闻类别的感兴趣程度。

和许多其他国家一样,在英国本地,区域新闻最受欢迎,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极其”或“非常”感兴趣。大约一半的受访者表达了对国际新闻和政治等硬新闻主题的高度兴趣。不到四分之一的人喜欢“猎奇新闻”,生活方式或娱乐/名人等类别,这些都是“最高阅读”或“最多分享”榜的常客。

读者调查能使我们有效地了解新闻兴趣的“高海拔”峰值,但它依赖于过分广泛而模糊的分类。例如,对于英国的受访者来说,“国际”新闻涵盖了从美国选举新闻到印度的儿童强奸以及法国数字创业公司的障碍; “犯罪/安全”的分类则包括有关企业欺诈、潜行者骚扰妇女以及针对恐怖分子的情报行动的报道。这样宽泛的分类,使我们很难知道受访者在填写问卷时的内心想法,也无法了解此类新闻偏好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具体表现的。

路透最新报告:用户点击和新闻价值并没啥关系

另一种有关内容偏好的数据来自个人新闻机构,数据公司以及社交媒体进行的在线跟踪。譬如“最多阅读”或“最多分享”这样的列表所展示的新闻偏好,就是通过点击率、用户浏览时间等数据来统计的。

此类数据得出的结果往往不甚乐观——娱乐,名人,丑闻和“猎奇新闻”统治榜单,读者更喜欢那些公共价值不高的报道,而非传统新闻业所重视的公共报道。

如果线上数据所反映的大众心理真实可靠,那么以它作为读者内容生产的标准,新闻业似乎将跟着流量走,越走越肤浅。

路透最新报告:用户点击和新闻价值并没啥关系

但事实上,统计数据所体现的情况并不全面,“点击量”能否完全等同于“偏好”或“兴趣”是值得怀疑的。用于统计“最多阅读”列表的数据并不能呈现人们新闻消费的完整构成,因为它们没有考虑到新闻消费是跨媒介的。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高饱和的媒体环境中,人们有很多渠道可以随时了解他们感兴趣的报道。有时,人们不点击某些“硬新闻”标题的一大原因,恰恰是因为他们已经了解了事件。相比之下,未公开的事件,如名人或“猎奇新闻”,对他们来说反而新鲜独特。

算法推荐的壁垒,也使得阅读量越来越无法反映人们真实广泛的新闻兴趣。像Facebook或Twitter这样的社交平台会优先考虑用户的信息流流量,因此,一旦新闻报道的排名上升,它就会进入“曝光度螺旋”,导致更多人接触到已经在点赞或分享方面有刷屏趋势的报道。

新闻偏好图鉴

从浏览到体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2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