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调整后,桑德伯格不再是脸书二号人物
作者:程天一
微信公众号:乱翻书
Facebook正在从CEO和COO的双核领导结构,转为CEO集权,其他CXO向其汇报的结构。且CPO Chris Cox已经取代了桑德伯格成为Facebook新的二号人物。
2018年5月,Facebook对产品和工程团队进行了一次大洗牌,将整个产品与工程团队拆分为三,负责人直接向CEO 扎克伯格汇报。
整个产品与工程团队被拆分为三个团队:
(((0)))(((1)))(((2)))
COO 桑德伯格的商业与销售团队没有大的变动。在去年这次架构调整中,与她紧密配合的政策与通信负责人Schrage手下的通讯业务拆分,由另外两位女性高管负责。在Facebook数据泄露和隐私丑闻贫乏的大背景下,目前三人都已经从Facebook离职。
本文旨在通过架构调整情况、汇报线变化和2018年的高管离职潮,说明Facebook的曾经的CEO+COO双核结构不再成立。
扎克伯格不再需要成人监管,Facebook的结构开始转为CEO顶部集权,其他CXO向其汇报的结构,而且CPO已经超过了COO。
Facebook高管团队
一度十分稳定
目前Facebook权力顶层的四位高管拥有极强的稳定性,平均供职时间达12年,且都在Facebook的2012年IPO之前就加入公司。其中加入最早的Chris Cox甚至因此在05年大四下学期退学。
这样的稳定性不仅存在于核心管理团队,而是几乎整个高层管理团队。根据Recode于2018年的披露,最顶层的14个VP和业务负责人,平均任期达到9年半,除了CFO外,都在Facebook上市前就已经进入公司。
5月份的调整能够平稳发生——几乎所有主要产品的团队都重新指派了负责人,也是得益于此。
Chamath Palihapitiya
在2018年以前,进入大众视线的Facebook高管离职事件似乎只有二起:
(((5)))(((6)))
这也就使得2018年下半年Facebook的高管离职潮显得尤为特殊——有超过十位高管离职,其中不乏像Schrage(政策与通讯负责人)和Dan Rose(合作伙伴关系负责人)等为Facebook供职十余年的高管。
如果说5月份的调整彻底重组了产品和工程团队,那么下半年接踵而来的高管离职事件,则从某种程度上大幅削弱了COO 桑德伯格的地位。
桑德伯格的团队
Friend of Sheryl
从2011年Fortune杂志一篇名为《Inside Facebook》的长文中,几位匿名的爆料者开始用FOSS来形容这位COO团队中的顶层精英:
在Facebook有一个名词,用来形容一群在首席运营官的领导下担任强势职位的精英:他们是FOSS(Friend of Sheryl Sandberg)...... 几位离开公司的中高级管理人员表示,桑德伯格把朋友放在职权地位,即使有些人的资历低于其他Facebook员工。一旦他们享有特殊地位,一位前高级经理说:“你真的无法跨越FOSS。”
由于缺少实名的爆料者,这一名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消失在大众视野。2019年Bloomberg 在纽约时报的内幕揭露雄文曝光后,再度揭露了FOS的问题:
根据四位知情人士披露,桑德伯格的最爱可以用FOS来形容,即Friend of Sheryl。他们中的一些已经被提拔到公司的强势职位。但是这些顾问们很少有动机告诉她负面的事情,因为她经常批评人们。当这些人让她失望时,她会把他们赶出自己的密友圈。
2010-2013:谷歌系发光发热
桑德伯格的朋友大体上有三类:在Facebook工作的谷歌前雇员,在Facebook工作的前政府人士以及一批杰出的女性。
Facebook 最初的广告系统Beacon
前者无可厚非,桑德伯格帮助谷歌从0到1地建立起了广告销售团队,而经历过Beacon(Facebook在2007年推出的针对性广告系统)大挫败,她在帮助Facebook完成货币化策略时需要做同样的事情。她的行为被称作“把谷歌作为一块肥沃的土地来抢购她需要的任何人”。
为了和Google抢夺人才,她把Facebook的招聘周期缩短到两周,并且表示“两周太长了”。
这被谷歌高管认为是恶意竞争的策略——在谷歌提出候选人提名到候选人获得高级管理人员委员会批准大约需要三周,而桑德伯格显然对谷歌内部的流程十分熟悉,这让她在稀缺工程师的招聘方面占据了主动。
商业和营销平台VP David Fischer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4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