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焦点分析 | 张一鸣“升职”七个月后,今日头条有了新CEO

11-19 IT文章

原标题:焦点分析 | 张一鸣“升职”七个月后,今日头条有了新CEO

今日头条的创作者大会已经行至第四年,前三年做开场演讲的都是张一鸣,而今年换成了一位未曾对外有过多曝光的陈林。

在11月17日的生机大会(前身创作者大会)上,陈林首次以今日头条CEO的身份亮相。要知道,今日头条创始人兼CEO这一头衔一直是指代和等同于张一鸣的,于是关于头条CEO换人和张一鸣卸任CEO的新闻也纷至沓来。

随后字节跳动再次对外发声来厘清个中关系,称“公司新任命陈林为今日头条CEO,向张一鸣汇报。张一鸣是字节跳动创始人兼CEO,字节跳动旗下包括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等产品。”据新闻稿资料介绍,与张一鸣同年——1983年——出生的陈林,2008年获得北京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2012年3月,陈林作为早期核心员工加入字节跳动,先后担任多款核心产品的产品经理,从产品经理成长为今日头条的总负责人。

往年的今日头条大会,对内容生态的布局和高额补贴都是关注点,而今年新任CEO陈林无疑成为了最大的焦点。陈林这位产品经理接任张一鸣,他会为该产品带来哪些新的变化?而这样的公开亮相,又反映出公司的哪些战略变革?

张一鸣的两次危机

对于这位新任CEO,对外公开的资料寥寥。

低调、务实和没有架子,业余爱好爬山,这是新闻稿中写到的部分字节跳动内部员工对陈林的评价。“听话、执行力强,”则是一位内部员工谈及新任CEO时,向36氪表达的看法。至于为何他能接任CEO,“陈林是头条的创始员工之一,一直都是产品负责人,之前还曾在阿里、腾讯工作,”对方说道,“除了他也没别人了”

其实张一鸣今日头条CEO的职位,曾在公司B轮融资之后就曾有过一丝“松动”。

李志刚《今日头条的想象空间有多大?》一文中写道,有投资人曾在私下问王琼(海纳亚洲基金SIG合伙人、头条A轮投资人),是否要在B轮融资以后引进新CEO她反驳,这些投资人低估了一鸣的能力,他的学习能力让他不会局限在一个方面。“我被取代的概率不大,因为我在这件事(头条)上花的时间最多、持续思考最多的人,你对这家公司最熟悉,每天都在这里不断思考,在整个过程中非常投入,不太可能成为这家公司没用的人。”张一鸣当时被问到被取代CEO职位时回应。

焦点分析 | 张一鸣“升职”七个月后,今日头条有了新CEO

今年4月24日,张一鸣以字节跳动创始人、CEO的身份出席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虽然张一鸣是一个极其理性和学习能力超强的人,但是过去一年里,他传达出来的价值观还是为公司惹来了很多争议,尤其是“算法没有价值观”等。

“媒体是要有价值观的,它要教育人、输出主张,这个我们不提倡。因为我们不是媒体,我们不创造内容,我们不发表观点,我们更关注信息的吞吐量和信息的多元。”去年12月15日,张一鸣接受《财经》采访时说道。彼时,头条已经拥有1.5亿月活、7000万日活用户,是内容聚合和分发的重要渠道,而“算法没有价值观”的态度却引发舆论哗然,等待他的是接连几天主流媒体的讨伐。相关问题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持续发酵,今年1月16日公司应监管部门要求,首次对外披露了推荐算法原理。4月份,在接连的整改下,头条甚至将slogan由“你关心的就是头条”升级为“信息创造价值”,同时启用“字节跳动”品牌来代替“今日头条”向外输出整体形象。

在机器主导的无价值观理念下,张一鸣曾强调,今日头条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总编辑体系,也没有编辑团队。当机器将无数低俗甚至游离监管的内容推送给用户时,这又让头条陷入非议之地。今年4月,头条App、抖音App等相继整改,而内涵段子App的永久关停则让张一鸣“自责和内疚”不已。自此之后,头条强化总编辑责任制,纠正算法和机器审核的缺陷,不断加大人工运营和审核,将当时6000人的运营审核队伍扩大到10000人。

在第一次遇到引进新CEO的问题时,张一鸣化险为夷。但第二次,问题的严重性已经深入到了最硬核的价值观层面——而显然,张一鸣这一次的个人迭代和进化没有跟上,或者说这就是他所不擅长的地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