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汽车信任危机:奔驰漏油自燃失控,奥迪因含异味被诉致癌
西安美女奔驰车主哭诉维权事件在持续发酵,截止4月14日发稿前,最新的消息是奔驰公司已经正式向车主道歉,而西安市场监管部门也责成奔驰尽快退车退款。
然而,在奔驰新车漏油、车主被4S店欺负成弱势群体的背后,是奔驰业绩在中国市场的强劲增长。
2019年1月,奔驰发布2018年业绩报告,奔驰全球总销量约为231万辆,同比增长0.6%,已连续三年超过主要竞争对手宝马和奥迪,称霸全球豪华汽车市场。
年年感谢中国,年年引发不满
中国早已是奔驰在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
2017年,戴姆勒旗下梅赛德斯-奔驰和smart两大品牌在中国大陆共交付61万辆新车,这也是奔驰首次全球范围内在单一市场突破60万销量大关。而2016年,奔驰在中国的销量为47万辆,2015年为37万辆。而2018年这个数字攀升到了65.3万辆,成为奔驰在2018年全球销量的主要推动力。
奔驰在中国的销量节节攀升,从2013年的22.1万辆到2018年的65.3万辆——五年时间几乎增长了三倍。而戴姆勒集团总裁蔡澈认为,中国市场所占的销量比例在今后还会增长。最新的消息是,2019年一季度,奔驰在中国市场再次实现高速增长,其中奔驰C级和奔驰E级分别上涨12.7%和19.5%,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仅有实现正增长的公司。
吃着如此美味的蛋糕,奔驰没少来感谢中国这位金主爸爸。戴姆勒集团董事长兼奔驰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蔡澈(Dieter Zetsche)表示,“2018年,奔驰连续三年位居豪华汽车市场首位。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我们每月都保持领先地位,得益于中国市场的两位数增长,以及许多令全球客户满意的新车型。我们将在2019年继续提供优质服务。”而蔡澈年年都会在业绩报告上提及中国。
没想到话音刚落,西安奔驰4S店就开始啪啪打脸。而奔驰公司也在事情发酵几天后才迟迟出面。
奔驰在中国高级车市场的销量最多,问题和投诉也最多。梳理奔驰近年来的一些员工言行和市场表现,却可发现,这个世界车企巨头似乎并未充分表达出对自己最大市场群体的基本尊重。
2017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集体约谈大众、通用、奔驰,谈及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破裂问题缺陷调查情况。但彼时这3个品牌、8家生产商仅提出召回小批量车辆用于试验分析,并未提出有效召回措施,直到11月才宣布了召回计划。然而对于美国市场,早在2016年2月,戴姆勒就表示将召回那里的84万辆配备高田气囊的汽车。
2016年,奔驰被曝出“E级钢材门事件”,即其在中国售出的E级车偷偷换取了材质,用钢材代替铝合金材质,使得簧下重量加重,比海外版本足足增加300公斤体重,使得操控性存在可能的下降。这种名牌车企区别对待、偷工减料的行为一度引起舆论轰动。
当时奔驰方回应称,“由于国产长轴距E级车身结构与海外市场不同,而且其配置水平高于海外标准轴距且标配自动变速箱”所致。此外,奔驰强调,国产E级车和在全球其它市场销售的E级车车身一样均采用钢铝混合材料,并且所有生产及销售的车辆均符合中国法律规定的安全标准。
针对官方的这一说法,有自媒体专门前往香港展厅来验证进口版本的E级和国内版本在用料上的差异,结果发现,香港版本的样车使用钢材部分并未如国内版本那样多。
2016年底,北京曾发生过另一件有关戴姆勒集团的争议事件:由于一次抢车位矛盾,戴姆勒卡客车(中国)有限公司CEO高海纳辱骂中国人是“杂种”,在被反击之后,还拿出辣椒水,喷向与之理论的中国人。这起野蛮言行随即酿成公共事件。事后,戴姆勒公司在声明中将其定性为“私人纠纷”,将这位高管免职。
2015年,江苏省物价局判定奔驰犯有汽车垄断案,对奔驰开出了3.5亿元罚单通报。据媒体报道,奔驰C级零整比高达1273%,相当于一辆奔驰车零部件能购买12辆整车。此案是典型的“纵向价格垄断”,即利用自身主导地位,对下游售后市场的零部件价格以及维护保养价格进行控制。外国厂商通过零部件赚走整车销售的绝大部分利润,导致许多进口车的整车售价远高于海外数倍甚至十几倍。
引发更大规模抗议的,是发生在更早年间的奔驰“异味门”,事涉多款C级轿车。自2010年始,有很多奔驰车主反映车里有异味,影响到了身体健康,在车里待时间较长会头晕恶心,体检白细胞指数偏高,直到换开其他车才恢复正常。甚至有媒体曝出过车主胎儿畸形、患癌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1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