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卖日到特卖节,唯品会重回“特卖”这一年
回归“特卖”,是唯品会去年年中所做的战略新定位。
“品牌特卖”,是唯品会在回归特卖战略之后打出的全新 slogan。唯品会想要用简单明了的方式,告诉消费者和供应商,自己依然是那家“专注特卖的平台”。
在一年的多个促销节点中,419并不算是唯品会的重头戏。这个自2013年就诞生的促销日,在今年从一个普通的促销节点被升级为“品牌特卖节”。造节背后,是唯品会想要更加清晰明确的告诉消费者,唯品会是谁,唯品会有什么。
“品牌特卖”下的419
4月的广州刚进入梅雨季,天气多变。在唯品会总部,全公司上下正在在为即将到来的419品牌特卖节紧锣密鼓的做准备。虽然对大促的操作已经很熟练,但大家都明显感觉到,今年的419要比往年更忙碌一些。
从特卖日到特卖节,除了要有更潮、更热的货,还要有更具优势的价格,把人群都吸引过来。
按唯品会副总裁黄红英的话说就是,“做品牌特卖节,是唯品会做品牌特卖的一个决心,也是给消费者的一个诚意。我们希望告诉消费者,唯品会做的是真正的特卖。”
从商品选品到价格策略,今年的419特卖节可以说是与“品牌特卖”这个新定位一脉相承。
“品牌”、“特卖”是唯品会战略转型的两个关键词。投射到今年的419,具体的策略是增加国际大牌比重、加入一些新品首发;给出足够的价格空间的同时增加更多的特供款。
“这次419品牌特卖节,唯品会可以为消费者做到的是:大牌三折,真实惠,无套路。”黄红英对钛媒体说。
唯品会官网预告“419品牌特卖节”
如今的唯品会,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卖尾货的平台,而是覆盖了商品的全生命周期,也就是既卖库存商品也卖新品、特供商品,围绕这两部分商品,唯品会在419也有着不同的策略。
同时,特卖节也意味着短时间内的流量涌入。在旧货方面,品牌也希望能借这样一个节点更快的清出过季商品,这意味着平台可以拿到更多货,同时拿到更具价格优势的商品。
而在一些没有清晰的生命周期,不太可能有太大价格波动的商品身上,唯品会则用的是另外一种策略。拿作为标品的美妆商品来说,唯品会给到消费者的吸引点是——新品、特供商品、大容量囤货商品。
喜欢在大促时囤货,是近年来消费者呈现的一大特点。唯品会相关部类负责人对钛媒体表示,为适应这一需求,今年的419会加大一些大容量或是多件装商品的备货,来让消费者获得在单位容量上的实惠,同时联合品牌推出一些特供组合套装。如SK-II备受欢迎的690元体验装,在唯品会平台经常卖断货,会在419时充足备货。
此外,与每一次的大促一样,平台还会在419上线一些首发的新品,在囤货之外给到消费者更多的新鲜感。
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不管是在新品上给出的让利还是还是特供款的比例,品牌方都给到唯品会这次419极大的支持。在回归特卖的这一年,唯品会与品牌的沟通变的更加顺畅,而这背后的原因,是平台对于品牌的价值再次变的清晰起来。
在此之前,唯品会曾一度朝着平台型电商的模式而去,slogan也从早年的“一家做特卖的网站”,变为“全球精选,正品特卖”。
2008年是唯品会诞生的日子,在这前后发生了一场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在经济下行中,大量品牌面临着巨大的库存压力,抓住这个时机的唯品会随即做起了线上奥特莱斯的生意,靠着做 “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 硬生生在巨头林立的电商市场另辟蹊径杀,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路径。
而在2013、2014年,市场竞争环境加剧,全品类电商变的愈发强势,让唯品会开始了品类拓展之路,一路从服饰做到美妆、母婴、3C、家居等领域,模式上也尝试往平台型电商的路子上去走,这让唯品会的定位一度有点失焦。
“当你做平台的时候,追求大而全,追求整个商品全生命链都要有,这就会遇到瓶颈,因为前面有更大的平台。对于消费者来说,你不是一个清晰必选的平台;对于供应商来说,当你和其他平台的要求都一模一样的时候,原来给供方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那么突出。”唯品会内部有关人士这样描述此前遇到的问题。
控货能力是唯品会一直以来区别其他平台电商的最大优势,也是唯品会能一路把供应链繁琐的服饰特卖生意做到如今规模的原因。意识到这一点的唯品会,开始重新聚焦买手制和控货能力,在去年7月,唯品会决定做回自己擅长的事——特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2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