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激荡十年:云计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04-24 IT文章

云计算从AWS 初创时的牛刀小试到如今巨大的行业和生态,从新鲜词汇变为流行语,它的十年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分别创造和发展了什么?未来云计算又将朝着哪些方向继续前行?此文系QCon 十周年特别策划《技术十年》系列文章,旨在通过回顾技术发展总结最佳实践、为开发者启发技术新思路。本篇为InfoQ 特邀国双科技技术总经理何恺铎撰文,对云计算发展历程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更有大数据、移动、运维等领域文章敬请期待。

0写在前面

科学技术的革新始终在推动时代巨轮轰鸣向前。云计算,已经走过十余年的风雨历程,从AWS 初创立时的牛刀小试,到如今成长为一个巨大的行业和生态,堪称是新世纪以来最伟大的技术进步之一。“云计算”这个术语,也早已从一个新鲜词汇,成为了妇孺皆知的流行语。十年荏苒,风云变幻,值此InfoQ 中国筹划发表十周年系列回顾文章之际,我们正可忆昔抚今,回顾和感受云计算领域的发展与变革。

任何事物的诞生和发展一定有其前提条件和土壤,云计算亦是如此。记得在世纪初的大学课堂上,教授们颇为推崇网格计算理论,该理论事实上已经充分体现了计算资源分布式协作和统一管理的先进思想。可惜网格计算过于学术化,最终是更接地气也更宏大的云计算横空出世,震动了整个IT 业界。

那么,云计算诞生及蓬勃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三大因素,分别是相关软硬件技术的成熟、巨大的社会价值和伟大的商业模式。

所谓软硬件技术的成熟,指的是在技术和工程层面,构建云计算平台的条件开始陆续具备,主要包括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建设、高速互联网络,以及计算资源虚拟化(Hypervisor) 和软件定义网络(SDN) 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这些基础能力构成了云计算发展的技术前提;

所谓巨大的社会价值,指的是从用户角度出发,云计算的采用使任意组织和个人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展业务,避免重复造轮,极大提高了软件与服务构建各环节效率,加速了各类应用的架构和落地,而云端按需启用和随意扩展的资源弹性,也能够为企业节省巨大成本;

所谓伟大的商业模式,指的是云计算的产品和服务形态非常适合新时代的B 端需要,订阅制和Pay-as-you-go 的计费方式大幅降低了客户的进入门槛,而技术基础设施架构方面的稳定性需要又带来了较高的客户粘性,再加上多租户高密度数据中心所能带来的规模效应,这些因素使得云计算能够成为一门好的生意,对应着一个极佳的B 端商业模式。

这三者缺一不可,共同促成了云计算的兴起与繁荣,也吸引了不计其数的业界精英投入其中,是为云计算取之不竭的源动力。

当然,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云计算行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从早期被指责为“新瓶装旧酒” 的概念炒作,到对云上数据隐私问题的担忧,再到对各类公有云线上偶发事故的讥讽和嘲笑,云计算的成长亦伴随着各种挑战和质疑。其中部分负面反馈实质上还是由于使用不当或偏离最佳实践造成,也让云计算背负了不少“冤屈” 和骂名。所幸瑕不掩瑜,云计算的先进性终究让发展的主旋律盖过了干扰与杂音,配合其本身持续的改进,越来越多地得到客户的认可,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本文会试图从普通开发者及实践者的视角来回顾云计算的伟大历程。因篇幅所限,所讨论的范畴将聚焦于公有云,以IaaS 和PaaS 层面的技术演进为主。

1萌芽时代2008 - 2011

事实上,云计算行业的开端较难精准定义。一般认为,亚马逊AWS 在2006 年公开发布S3 存储服务、SQS 消息队列及EC2 虚拟机服务,正式宣告了现代云计算的到来。而如果从行业视角来看,我们也不妨视2008 年为另一个意义上的云计算元年。因为在这一年,当AWS 证明了云是可行业务之后,越来越多的行业巨头和玩家注意到这块市场并开始入局:微软在PDC2008 上宣布Windows Azure 的技术社区预览版,正式开始微软众多技术与服务托管化和线上化的尝试;Google 恰好也在2008 年推出了Google App Engine 预览版本,通过专有Web 框架允许开发者开发Web 应用并部署在Google 的基础设施之上,这是一种更偏向PaaS 层面的云计算进入方式;而众所周知,国内的云计算标杆阿里云也是从2008 年开始筹办和起步——可见是从2008 年起,云计算的时代大幕逐步拉开,开始形成一个真正的多元化市场,并随着众多巨头的加入开始良性竞争。

在云计算兴起之前,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硬件的自行采购和IDC 机房租用是主流的IT 基础设施构建方式。除了服务器本身,机柜、带宽、交换机、网络配置、软件安装、虚拟化等底层诸多事项总体上需要相当专业的人士来负责,作调整时的反应周期也比较长——相信许多研发负责人都有过等待服务器到位的经历。云的到来,突然给出了另一种高效许多的方式:只需轻点指尖或通过脚本即可让需求方自助搭建应用所需的软硬件环境,并且根据业务变化可随时按需扩展和按量计费,再加上云上许多开箱即用的组件级服务,这对许多企业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Netflix 就是早期云计算的拥抱者和受益者,该公司在2010 年成功地全面迁移到AWS,堪称是云计算史上最著名的案例之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4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