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爱相杀,苹果、三星谁也离不开谁
钛媒体注: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Feng科技(ID:ifeng_tech),作者 | 霜叶,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苹果和三星经常被描述为激烈竞争的对手,但同样不是什么秘密的是,它们的成功依赖于对方的成功。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改变,只剩下一个巨无霸手机厂商,世界会因此而变得更美好吗?
苹果和三星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本文将介绍它们之间的合作、冲突,以及这种相爱相杀的关系对它们的未来和客户的影响。
苹果与三星成了朋友
数十年来,三星一直是苹果零部件供应商之一,最初主要为Mac计算机供应硬盘和内存芯片。但当苹果不再仅仅是一家高端PC厂商后,两家公司的合作关系变得更加密切了。
这要从苹果2001年推出的iPod音乐播放器说起,这款设备的核心是一块超薄1.8英寸东芝硬盘(之前缺乏显而易见的用途),以及PortalPlayer的ARM芯片套件。
第一代iPod音乐播放
苹果能够从多家厂商那里采购先进零部件,然后高价销售iPod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些零部件的设计和生产规模。以前,决定零部件需求趋势的主要是PC产业,苹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微不足道。
随着iPod大获成功,销量达到千万量级,它引起了三星的注意。2006年,三星开始向苹果供应ARM芯片,取代了第一代iPod nano中的PortalPlayer芯片。从那时起,三星开始为新款iPod供应全部ARM“片上系统”。它还开始向苹果供应存储容量为2G的iPod nano和shuffle用闪存芯片,以及用于存储空间为6G的iPod Classic的1.8英寸硬盘。
苹果借鸡生蛋 苹果在新款iPod中采用闪存芯片作为存储介质至关重要,因为它还在开发另外一款设备:iPhone——无法使用硬盘作为存储介质。通过在iPod nano中引入大容量闪存存储介质,苹果不仅进入了以闪存芯片为存储介质的MP3市场,而且还在iPhone有需要之前投资建设高密度存储芯片生产线。建造和运营芯片工厂不仅成本昂贵,还需要专门的技能和知识。苹果不能只建造自己的芯片工厂来为自己生产足够多的零部件,它需要一家成熟的供应商。
如果没有客户,三星等芯片厂商投入巨额资金、批量生产更高容量的芯片将纯属投机和冒险。开工率不足的芯片工厂,基本上就等同于在烧钱。但是,由于苹果提出愿意采购未来生产的芯片,三星和其他芯片厂商可以放心地淘汰它们目前销售的产品,以开发更快、更先进的芯片,批量销售这类芯片的利润更高。
虽然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向渴望科技产品的用户营销iPod方面是专家,但蒂姆•库克(Tim Cook)是他的运营专家,为苹果贡献了以精准的价格控制来大量生产这些产品的实际能力。微软、索尼、松下和三星之所以不能挑战苹果的iPod,部分原因在于它们既没有乔布斯,也没有库克。
三星发现它需要苹果 1.8英寸硬盘在iPod问世之前10年就存在了,但在苹果开始采购之际,东芝使这种硬盘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使得它们适用于iPod这类高端便携式设备。东芝对1.8英寸硬盘的改进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苹果采购发生在1.8英寸硬盘问世十年后,之前它们的销售一直不佳,对于笔记本而言它们的容量太小,对于当时的小型设备而来,它们价格过高。
1.8英寸iPod硬盘
在iPod成为畅销产品之后,三星开始与东芝竞争苹果1.8英寸硬盘订单。然后,它在2000年代末开发出了容量更大的硬盘。到2007年,苹果把iPod classic存储容量提升到了180GB,当时用户的兴趣转向采用闪存芯片作为存储介质的iPod nano、iPod touch和iPhone。三星还开发了容量更大的250GB型号1.8英寸硬盘,但苹果从未采购过这款硬盘。
苹果将iPod产品简化为一款存储容量为120GB的型号。随着MP3播放器市场降温,搭载1.8英寸硬盘的入门级上网本的需求未能达到预期,三星发现,其最先进的1.8英寸硬盘没有找到大客户。在苹果2014年淘汰iPod classic后,采用1.8英寸硬盘的产品迅速消失了。
三星通过制造零部件获利的能力,不仅仅与开发先进技术和产能有关,它还需要一个买家,大量采购高端零部件的买家最理想。在采购高端零部件方面,没有一家公司能与苹果媲美,因为没有一家公司高端产品的销量可以与iPod匹敌。对于其他厂商来说,高端产品是一个小众市场,要使价格可以为市场接受,主流产品需要妥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