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c怎样失掉人心:在用户面前,价格战算个屁
一家独大对用户从来不是好事。在《巴别塔的又一次倒掉》一文中,我曾简要描述了PC游戏平台Steam在成熟期遭遇的一些挫折和挑战。这些问题一部分来自内因,来自Steam的团队和策略;但更多问题、尤其被开发者抱怨的那些,在很大程度上则来自外因:Steam在PC游戏平台形成了实质垄断(乃至对相当一部分游戏的实质独占),他们缺乏一些来自竞争对手的刺激,以致有时显得慢了一点、傲了一点。
尽管大多数玩家不会对游戏平台的商业策略思考过多,但从5、6年前,Steam凭DOTA2大成显露出巨头之威开始,许多游戏媒体和开发者都对此有了不少分析,业界也一直希望Steam能够在多方鞭策中缓慢改善和变革。
因此,当Epic游戏平台携《堡垒之夜》之威横空出世,并高调喊出“仅仅12%抽成”“免除Unreal、Unity引擎授权费用”等重大利好时,即便最顽固的Steam粉丝也暗暗地叫了几声好:可能我不会就此迁居Epic,但良性竞争一定会给所有用户带来福利。
但目前看来,Epic不是个好的挑战者,只是破坏者而已。
Epic是怎样失掉人心的?
今日,Epic Games公司CEO、在Twitter上已经就Epic-Steam之争活跃了许久的意见领袖Tim Sweeney(@TimSweeneyEpic)再次放出惊人言论:
如果Steam承诺向所有开发商和出版商只收取12%提成(就像Epic做的一样),而不附加主要条件,Epic将火速取消对现有游戏的独占 (同时履行我们的合作伙伴承诺),并考虑将我们自己的游戏放在Steam上。
这一言论很快引发轩然大波。在微博上,苦于Epic严苛锁区政策的中国玩家本就对这个搅局者憋了一肚子气,对Sweeney和Epic的任何“解释”都会嗤之以鼻;而不受锁区影响的外国玩家,也纷纷对其表示不屑:别骗了。
为什么?为什么连外国玩家都对Epic CEO这一番“大义凛然”毫不感冒?
斑斑劣迹,自毁长城
当Epic因《堡垒之夜》的优秀品质大赚特赚,信心满满地在主流玩家面前用Epic Games Store刷存在感时,其“仅仅12%抽成”的承诺让Steam脑残粉也预感到良性竞争带来的美好未来,但“良性竞争”一词很快就遭打脸——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正如推特评论所说:一个功能贫乏、毫无亮点的平庸商城,以及自居救世主和正义伙伴的谜之态度。
在机核译文《玩家为何如此不满 Epic商店?》中,原作者Charlie Hall列举了并未遭受锁区困扰的外国玩家仍然对Epic保留的四大意见。这些意见反映的问题,有些受限于时间和投入,有些则不得不令人怀疑Epic的“初心”:
Epic Games接受中国公司(腾讯)投资,不值得信任;
Epic商店窃取用户个人数据(占用带宽、访问无关紧要的文件、复制用户电脑中Steam的本地数据);
Epic为自家商店买入大量独占作品(对中国玩家而言,还锁区,有钱你也玩不了);
Epic商店的功能比Steam和其他平台少(事实上,少很多)。
这每一条争议,对一家公司而言都是一次重大的公关危机,而Epic竟然像收集龙珠一样把他们集
齐了。因此,当这些问题因扎堆儿联动起来,玩家对其产生了一些极其恶意的揣测:
当问题一(腾讯投资)和问题三(独占+锁区)结合,中国玩家想:为了给腾讯将来独家代理让路,你选择让中国玩家落后世界几年玩到游戏,f**k u.
当问题一(腾讯投资)和问题二(窃取数据)结合,外国玩家想:你怕不是来自中国的间谍软件,f**k u.
腾讯作为投资者恐怕预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倒霉节奏,但一个可怕又荒诞的事实出现了:中国玩家:我们玩不了;美国玩家:我们不敢玩。
如此昏招百出的公司,有什么理由能让你站在他的“正义立场”呢?你愿意相信一个善良的傻子、并与之为伍么?
锁区+独占,禁忌的二重存在
这里得多嘴几句讲下Epic的奇葩锁区。无论在主机平台还是PC平台,游戏锁区虽然都令人不快、但都绝不罕见。哪怕在对用户最包容的Steam,锁区作品仍然屡见不鲜,锁区一般出于以下几种原因:
最主要也最常见的原因:在该地区有或将有独家代理商,不希望销量分散;
受限于平台在不同地区提供的不同服务,比如Steam中国区在平台层面(注意不是审核层面)禁止一些过于露骨的成人内容——当然这本质上与主动规避审核有关;
受限于该地区文化、法律、政策,比如某些内容未能过审,也就是上条提到的审核层面;
其他的非主流原因,比如语言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4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