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品牌破局:从流量思维到内容思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部分内容源自峰瑞资本执行董事黄海于 5 月 18 日在第三届中国生活创新峰会上发表的演讲。
简单直接的流量红利「可一不可再」
在消费领域,我们一直在寻找投资优秀新品牌的机会。
温故而知新。三只松鼠是峰瑞资本投资的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优秀品牌。回顾它走过的 7 年,2012 年三只松鼠创立时,正值阿里巴巴大力发展天猫,希望整个平台定位往中高端「消费升级」发展,为此天猫成为一个扶持品牌的平台(B2C),战略重要性超过淘宝的 C2C 业务。
当时阿里巴巴在众多的淘宝商家里,找到了一批有潜力成为真正品牌的企业,进行流量上的扶持和运营上的倾斜,一个表现是:当用户在手机淘宝的 APP 里搜索商品时,跳出来的结果很多都属于天猫的店家。
2015 年之后,因为微信和淘宝系统的相互隔绝,在微信的生态里也出现了很多流量机会,催生了一波大公司。
到了今天,品牌创业公司用好天猫和淘宝的红利,就可以成为一个大公司的年代明显过去了,企业想通过纯粹的流量思维把公司做起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过去几年,我很少听到创业公司能够稳定在淘宝内取得超过 3 倍以上的投放 ROI,不少企业连 2 倍 ROI 都做不到,也就是 1 元淘宝广告费只能换来不到 2 元销售额。
对于消费公司而言,当前优质的获客方法,必须转向「内容思维」,尤其要看重短视频内容。
内容输出能形成消费者对品牌的强认知
如果我们把获客的问题理解成不同的层次,最基础的就是流量,把流量买过来——让消费者进店,然后下单。
以前在电视广告年代,消费者是匿名流量。后来典型的流量获取方式包括淘宝提供的直通车工具,微信的朋友圈和群卖货。和打电视广告相比,这个时期的流量多了用户 id 属性。然而,从直通车进店的用户、在微信群里拼团的用户,会有多大比例的用户下单后能记住店家的品牌名称?渠道和品牌,有着天然的差异:品牌需要通过强认知来建立护城河。
当前阶段,看到一个产品和喜欢一个品牌已经越来越分离,只是形成曝光的话,消费者很容易忘记你,因为他们每天接触到海量信息,你的曝光很容易成为过眼云烟;品牌营销也不再等于用一句口号或者编一个故事来吸引消费者,而是需要结合消费者诉求,别出心裁地创作出一些能反映自己品牌特色的内容。
内容的创造和输出之所以成为消费品公司新的核心能力,因为它在信息过载的年代,能创造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记忆和偏好。
结合产品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平台:美妆之于抖音
我们先来谈谈大量消费品企业最近非常关注的内容形态,短视频。
化妆品,尤其是化妆品中的彩妆,是在短视频时代获益最大的消费品类。据我所知,2018 年天猫彩妆大盘同比销售额至少翻倍。
在阿里巴巴这个成熟平台上,一个不那么冷门的品类在一年当中能够增长超过 100%,难道是需求瞬间爆发吗?我认为这能解释一部分,但很难解释全部。彩妆需求在在一年之内翻一倍,肯定会有外力作为触发点,不可能仅仅来自用户内生需求。
除了年轻消费者消费彩妆的习惯日趋成熟,彩妆品类在短时间内爆发,更重要的一点,是消费者的化妆品购买行为和使用频次容易受短视频内容触发,这些内容成功转化了一大批消费者。
不少国货彩妆在 2018 年的崛起,跟抖音、小红书和 B站这类视频平台的渗透率提升密不可分,且这类平台已经成为化妆品公司让用户「种草」并记住自己的最佳方法,为什么?
因为彩妆品类,需要让消费者感受到强烈的审美效果。相比文字和图片,短视频更能直观、生动地反映出化妆品上脸前后的效果反差,是化妆品让人记住最有效的形式。
很多抖音上主题为「妆前妆后反差」的爆款视频,其实都是在用这种方式,让你看到彩妆的即时效果如何好,如何对外表带来巨大的改变。还有不少视频,半边脸化妆,半边脸素颜,对比效果更加明显。
沿着这个逻辑去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彩妆天猫大盘超过 100% 增长的背后,是抖音这类短视频平台正在成为彩妆企业有效的新型获客方式。而这种新型方式在获客效果上,或者说在转化率 ROI 上,显然高于「纯粹买量」或者图文输出的方式。
无论大家看多少抖音营销秘籍文章,其赋能最多的第一品类肯定是美妆,原因就在于:这个品类和抖音媒体形态的结合程度最深。
结合产品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平台:护肤品之于微信公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4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