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普及后,我们再也不能漂移了?
前几天,5G 商用牌照正式发放,标志着我们已经进入 5G 时代了。
理论上,5G 要比 4G 快 100 倍,传输速率高达 10Gbs,延迟只有 1 毫秒。所以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像科幻电影中的全景影像、无人驾驶、万物互联、远程医疗、智慧城市等等场景,都将成为可能。
但是,万物有利有弊,有不少网友提出,5G 在带来变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隐忧。
比如,5G 网速那么快,流量谁用得起?哪天晚上忘记关流量,可能第二天房子就没了。
而在万物互联的情况下,我们的空调、冰箱、电视、甚至洗衣机都能联网,它们的使用数据也都会上传至云服务器;万一这些数据发生泄漏,我们在网络上就没有任何隐私可言。
还有,无人驾驶普及后,车企会不会就不给装方向盘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像基哥这种酷爱驾驶的人,就再也体会不到驾驶的乐趣了?
这可如何是好?
其实,我们能想到这些问题,专家们也都想得到。
先说流量问题。想想 2G、3G 时代,我们一个月会用多少流量?那时根本不敢想象,几年后动辄几十个 G 的月流量消耗。
所以,随着技术的发展,流量费用只会越来越便宜,不用担心流量不够用的问题。
至于隐私方面,这点靠互联网企业的「自律」显然是不靠谱的。还需要相关部门以更强硬的手段,加强对隐私监管及处罚力度,同时引入新的隐私保护机制及技术等。
而要是你也像基哥一样,酷爱驾驶的话,日产汽车的「脑控车」技术,可能很适合咱们。
脑控车是日产的独创技术,它是利用大脑解码技术,来预测驾驶员行为,并检测驾驶时的不适感。
驾驶员要佩戴一个可以监测大脑电波活动、并自动进行系统分析的设备,通过捕捉驾驶员大脑控制动作时发出的信号,将驾驶员的意图更加快速地传达给车辆,使车辆根据驾驶情况的变化,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让驾驶过程变得更加有趣。
例如,转动方向盘或者踩下油门踏板,辅助驾驶技术,可以比人工操作提前 0.2 至 0.5 秒的速度采取行动,缩短反应时间并优化自行驾驶体验。
同时,通过检测和评估驾驶员的不适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调整驾驶配置和驾驶方式。
简单点说,无人驾驶是让你将控制权全部交给人工智能;而脑控车,则是人工智能辅助你驾驶,让驾驶变得更有趣也更安全。
如果是在赛道上,脑控车说不定,能帮你做出很多以前秀不出的操作,比如五连发卡弯漂移、排水沟过弯......
当然,除了脑控车技术,日产汽车还有很多黑科技。
老司机应该都碰到过这种事,视野盲区突然窜出来一辆车,就算没出什么事,也被吓得不轻。
不过,如果你的车上装有日产汽车的「无形可视化(I2V)」技术,这种事就不会再碰上了。
所谓无形可视化(I2V)技术,它是通过将车辆外部传感器信息,与来自云端的车辆内部信息相结合,围绕车辆绘制 360 度的虚拟空间,将现实与虚拟世界融合,帮助驾驶者看到「无形世界」。
相当于给我们开了「上帝视野」,各种视野盲区的车辆都看得一清二楚;前方道路的拥堵情况,以及预估行程时间等信息,也会显示在眼前,让我们可以提前预知未来状况。
话说,如果这项技术普及了,交通事故将会大大减少,驾驶变得更安全、有趣。
说到这,可能有人要问了。基哥你这提到的都是「未来科技」,有已经应用上车辆上的黑科技么?
当然有了,比如全球首个搭载在量产车上的自动驾驶辅助技术——ProPILOT 智控领航系统,目前已搭载在第七代日产天籁上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4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