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颗磁悬浮心脏,或许将拯救1000多万人的生命
关注我,和600万差友一起玩转科技~
今天一大早,小辣椒给公司的群炸醒了。。。
听说有人把斯塔克的心脏给做出来了!?瞌睡都给我惊没了。
等等,仔细一看,大家说的好像跟小辣椒想的有点儿不一样,大家在讨论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这颗磁悬浮人工心脏。
人民网在微博上关于这个新闻的报道
对于心衰患者来说,这颗心脏无疑是一个救命的新希望,目前它已经成功的被植入了好几个患者的身体,并且使用效果良好,无明显排异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媒体不小的关注。
对,就是下图里这个带有磁悬浮轴承,启动之后看着像是个 CPU 风扇的金属小玩意儿。
可能很多差友跟小辣椒有一样的疑惑,这东西没有半毛钱长得像 “ 心脏 ”,到底是怎么运作的?牛 B 在哪里了?
理解磁悬浮人工心脏的造型之前,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先来搞搞清楚人体内真实心脏的功能。
心脏最主要的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它帮助身体实现全身的血液循环,并将血液送往各个器官。
简单一点来说,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一样,通过不停的跳动,把血液 “ 吸 ” 入心房,再推出去。
emmmmm,再简单一点说,就是造型不重要,只要能实现 “ 水泵 ” 的功能就可以在理论上替代人体心脏了。
而磁悬浮人工心脏就是一个体积比原生心脏更小( 直径只有 50 毫米,厚度 26 毫米,重量不到 180 克 ),且动力恒稳的小装置。
要知道心衰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医学界难题,光是在中国就有超过千万的心衰患者,严重的不得不接受心脏移植才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而能提供移植的心脏,每年只有 300 颗( 中国数据 )。
心衰患者的心脏收舒功能存在障碍,不能正常为血液提供动力。
而除了要等待各方面条件都匹配得上的心脏,移植过后还有很高几率的排异可能,不得不靠药物维持身体机能正常。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开始,医学界就已经开始研究人造心脏。
最开始的人造仿生心脏,按照人的原生心脏造型和结构设计,体积、材质各方面都存在各种问题。
在经过了两代,将近几十年的演变之后,才有了今天的磁悬浮人工心脏。
其实,我们目前用第二代人工心脏泵的数量比较多,但是这一代产品因为机械结构的原因,有一些很严重的问题。
比如:它的机械轴承在长时间运转之后,容易发热,还会出现磨损情况,容易破坏血液里的细胞,容易形成溶血和血栓。。。
第二代功能性人工心脏
而磁悬浮轴承,能让转子之间实现无接触悬浮支承,消除了轴承处的机械摩擦和磨损,同时快速血液运输速度也降低了异物对血液的破坏。
除了中国之外,美国、日本等国家也都正在研发这种产品,但中国这次走到了前面。
中国自主研发的磁悬浮人工心脏由血泵,驱动装置,监控系统,电池四个部分组成。
而它厉害的地方在于,主体血泵的体积、耗损都比其他国家的要小。
右为我国研发血泵
这是因为研发团队发现,利用了两种不同磁铁的对抗力,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血泵的功耗!
也就是说在同样功耗的情况下,即使血泵体积更小也能产生同样的动力,这对于患者来说,减轻了不小的负担。
同时,团队还很好的解决了人工心脏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血液的排异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高速运输血液,让血液来不及辨别异物,这样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佩戴者体内产生血栓的几率。
说这一代磁悬浮人工心脏功能上实现了钢铁侠的反应堆心脏,还是夸张了一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