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动画该怎么做?
本文属虎嗅“脑洞2019”系列文章,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难逃一吸”(ID:huxiu4youth)。“脑洞很大,制造变化”,我们希望呈现当下蕴含在年轻人消费品中的创意洞察,及其反映出的产业和文化现象。
虎嗅年轻内容组出品
作者|格林糖
机车,怪物,战斗,抚慰,血泪。
这是艺画开天——就是最近大家讨论颇多的《三体》动画版制作方——所创作的另一部作品《灵笼》17分钟PV中,给观众呈现的一盘成年向动画大餐。
与刚画的饼《三体》相比,《灵笼》是即将出炉,马上能趁热来一发的熟饼。而这部仅预告片就在B站突破1441.4万播放量的作品,预计将于7月13日中午在B站播出。
在此之前,中国动画并非没有佳作,其实也不乏商业成功案例。但像《灵笼》这样,面向青年市场,偏暗黑的科幻题材3D动画比较罕见。另一方面,作为纯原创的动画剧集,在商业层面,艺画开天面临的也是一个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新路,
我们采访了艺画开天的创始人阮瑞。这位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科班出身,但又有互联网领域创业经验:他曾经告别动画行业,转而做了一款叫“口袋育儿”的App。熟悉动画,也熟悉互联网市场。这次采访让我们确信,无论成败,《灵笼》这部作品的出现,都将为中国的动画市场增添一个独特的案例,它将直面中国动画面临的几个核心问题:
● 中国动画是否已经拥有持续产出原创作品的能力?
● 中国动画产业靠什么挣钱,并持续发展?
● 中国动画能不能面向成年人制作动画?
原创力:国产动画的问题在剧本
“国产动画一般来说在剧本上的问题比较明显,包括我们自己。”阮瑞在聊到国产动画的问题时这样说道。
在“国产动画到底缺点什么?”的这个大问题下,其实原因纷繁复杂。但归结到原点,依然是剧本的问题。缺少原创的好故事,是整个行业的切肤之痛。
公众号“动漫经济学”所撰写的《2017中国动漫产业报告:付费模式起步,为上游内容创作带来动力》一文中曾经写道:
2018年即将上映的近百部动画番剧中,原创比例虽然占据40%,但其中50%以上为原系列的续集和衍生,行业投入原创新作的资源比例总体呈现递减趋势。
《灵笼》受到的关注,有一部分也来自于对其勇气的赞许:在市场上,愿意做原创,特别是成年向原创动画作品的人,不多了。原因不外乎那些:商业前景不明确,过审难度大,IP开发困难,原创作品缺少粉丝基础等等。
但阮瑞并没有将这些问题当成困难。一方面,从工作量的角度来说,他认为“一个原创剧本和改编剧本的难度其实是差不太多的”。在阮瑞看来,原创动画的剧本之所以难,是因为它对编剧人才的特殊要求:
“这个现象(剧本问题)的产生和人才积累的历史有很大关系,懂动画的很少受过专业的编剧教育和具有丰富的编剧经验,有底蕴有经验的传统编剧又很少接触动画。实际上动画编剧所需要的能力和真人剧编剧有较大区别,这就导致了往往动画电视剧看起来要么感觉编剧成熟度不够,要么非常的真人剧化,失去了作为动画本身的特质。”
这些整个市场上的问题,却形成了艺画开天的相对优势,过去几年间的两部作品,让他们拥有了针对3D动画剧集的成熟制作经验。
在制作《灵笼》以前,艺画开天有两部作品:《疯味英雄》以及《幻镜诺德琳》。分别在豆瓣上有9.1分和8.4分的高分。这在中国动画中并不寻常。
这两部作品均以暴雪旗下游戏《风暴英雄》中的人物设定为基础。《疯味英雄》以同人作品的姿态出现,故事纯原创,设定部分由30%原创和70%同人元素组成。而《幻镜诺德琳》则在少量同人元素的基础上,又自己构建了一套世界观。
阮瑞和艺画开天团队为这个系列故事,单独开发诺德琳星球15年的原创战争史、撰写了50万字的文字设定、产出数百张设定稿,为此平均每分钟制作成本在当时就超过8万元,并取得了全网超过3亿,曾有7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的成绩。
但同人作品终究有局限性,在动画圈子里,有“同人作品不能商业化”的潜规则,并且终究会有很大的版权风险。后来,在经历了《疯味英雄》下架,以及《幻镜诺琳德》仅一集便停更事件后。阮瑞与艺画开天决定,要做从人物到故事再到世界观都是原创的,真正的原创动画,便是如今的《灵笼》。
虽然《疯味英雄》和《幻镜诺德琳》无法继续,但这两作的尝试,为艺画开天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财富。
其一,艺画开天作品的口碑和影响力已经确立,并积累了数量不少的粉丝,将为新作的推广打下了基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0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