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变三七,腾讯游戏到底在抢谁的蛋糕?
在腾讯游戏对渠道商提出三七分成的流水抽成比例之后,网络上大多指责一片,认为腾讯急于变现游戏利润,不负责任的抢占渠道商蛋糕。这去年潘乱的《腾讯没有理想》,同样的刷屏文章,同样的舆论指责。当商业面对道德绑架,腾讯会怎么回应?
偏见是认识世界的方式,大家都需要有观点的去看这个世界,但如果凡事只有偏颇那么造成的结果就是一叶障目。分开来看,腾讯游戏要求三七分成,涉及的方方面面都不能一言以蔽之,难道三七分成真的只是一纸霸王条款吗?
是渠道商也是开发商,腾讯摊牌的底气在哪
腾讯一方面通过微信、QQ、应用宝等入口,掌握了巨大流量来分发手游;另一方面通过购买国外精品爆款的独家代理权来获得游戏IP、拥有更好的游戏产品;与此同时,腾讯还不惜重金打造自研产品内容。因此,在游戏市场上,腾讯既是CP,也是渠道,还是发行者。
背靠社交平台,月活近20亿,巨大流量加持的腾讯自营渠道是腾讯的后盾。
据2018年腾讯财报公布,截止18年底,微信全球月活用户近11亿,QQ整体活跃账户数也增加到8.07亿,也即是说,仅微信、QQ这两大平台,腾讯就拥有了近20亿的月活量。并且,在微信大行其道的情况下,QQ还能保持如此旺盛的活力,足见腾讯运营的成功。
用户运营优势就是流量优势,腾讯之所以敢和渠道商摊牌,原因之一就是腾讯本身就有足够的入口渠道去进行手游分发。社交平台再加上应用宝渠道,在国内手游市场,腾讯已经是无可厚非的“一哥”霸主地位,网易游戏已然无法与其一争,不过,如果字节跳动进入重度游戏牌桌,竞争格局或许可以有点变化可以期待。
除了渠道优势外,腾讯还拥有大量的国外精品爆款游戏的独家发行权,被腾讯通过收购公司或者单独购买IP的游戏不在少数。可以说,腾讯是国外精品游戏的“代言人”,从《DNF》、《CF》、《LOL》到《绝地求生》,几乎所有用户聚集的国外IP游戏,都是由腾讯代理运营,拥有中国独家发行权。
比如16年腾讯以86亿美元收购supercell,这家仅靠218名员工就创造了高达23亿美元的总收入和10亿美元税前利润的游戏公司,目前旗下的爆款游戏包括《皇室战争》、《部落冲突》、《海岛奇兵》、《卡通农场》等。而据网易游戏报道,早在16年,Supercel四款游戏DAU就已经达到了腾讯手下数十款手游的水平。
现在这四款爆品在中古的代理自然是由腾讯独家运营。而Supercell为腾讯在游戏界带来的影响力可见一斑,腾讯正是在收购了Supercel之后在全球游戏市场占比达13%。
除了代理运营国外优质游戏以外,腾讯游戏自主研发的精品也不在少数,比如QQ飞车、QQ三国等,当然,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国民手游《王者荣耀》。
以苹果的APP Store为例,畅销排行榜上,也就是用户付费排行榜上,排名前七的游戏里面有五个都是属于腾讯的,并且《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稳居第一第二。而苹果APP Store与开发商基本都是三七分成。从用户评价数看,《者荣耀》王评价数量到了六百多万人次,和平精英有七百多万人次,而到了排名第三的跑跑卡丁车,断层似的下滑到了十几万人次。
一边自研精品游戏,一边收购游戏公司获得优质IP、代理爆款产品,可以说,腾讯在内容方面独占优势,网易游戏也只能望其项背。
只是目前,腾讯这么大张旗鼓要求三七分成,除了自身有底气之外,还会有哪些驱动因素呢?
巨额的变现利润是三七分成最直接的因素,目前国内市场的安卓应用商店基本实行的是五五分成,在扣除一定的通道费之后,开发商获取的分成实际小于百分之五十。其实,三七分成在国外大多是常规,比如谷歌、苹果、Steam等。
从去年的腾讯财报中可以看出,整个2018年,腾讯的网络游戏收入增长6%,达1040亿元,相当于每天收入2.85亿元。这些增长主要反映腾讯现有智能手机游戏(如《王者荣耀》及《QQ飞车手游》)以及新游戏(如《奇迹MU:觉醒》与《QQ炫舞手游》)收入的增长。这也意味着,腾讯来自网络游戏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1/3,虽然较2015年网络游戏收入占总收入近60%的比例已大幅下降,但不可否认,游戏收入的比例决定了腾讯利润率的高低。
如果真能够实现开发商与渠道商的三七分成,腾讯或许将改写整个行业规则,也能够为腾讯研发产品提供更多的驱动力。
三七分成后,渠道商或被倒逼成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1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