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逐梦穿戴圈:Wear OS的失败能够靠Pixel Watch挽回吗?
在中国人的习俗里,名字往往与运势挂钩,所以常常会有改名转运这样的神秘玄学。不过这一“玄学”在谷歌推出的智能手表操作系统Wear OS身上,显然没有起到作用。2014年出道的Android Wear即使改名为Wear OS,也没能逃过市场份额持续走低的噩运。
此前我们曾经提到,今年上半年北美智能穿戴市场表现优越,其中Apple Watch和三星产品引领了主要的增长趋势。而Wear OS的增长空间反而受到了进一步的挤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调研报告显示,今年Q1中Wear OS主力品牌fossil的市场份额同比去年从3.2%下降到了2.5%。
不过最近高通要推出智能穿戴芯片骁龙wear429的消息,似乎又让很多人重新燃起了对Wear OS的希望。
一款三年不变的芯片,让Wear OS被厂商抛弃
之所以把Wear OS和高通的芯片挂钩,实在因为高通造成Wear OS如今窘境的重要罪魁祸首。
在Wear OS刚刚出世时就推出了智能手表Gear live,如今却靠自己的操作系统卷土重来的三星身上,我们可以发现Wear OS为什么如此不受欢迎。
作为一种紧凑的产品,智能手表或者说智能穿戴,实际上对于芯片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高通在过去四年中发行了三款应用于智能穿戴的芯片:骁龙400,骁龙Wear2100和骁龙Wear 3100,不得不说这三款产品实在诚意有限,应用的都是2013年智能手机普遍应用的28nm Cortex A7 CPU。
除了硬件性能的乏力以外,我们也很难看到谷歌在Wear OS上提供太多软件优势。比起苹果坚定的建立起手机与智能手表之间的联动生态,并且持续向医疗健康方向发展的状态。谷歌对于Wear OS的更新显得更加分散,例如在2017年一年的时间中,谷歌都在反反复复地调整UI、字体、消息通知显示等视觉方面的问题。最终2017年年底Android Wear工程副总裁、已经在谷歌工作10年的David Singleton也离职了。而安卓系统固有的不稳定性和卡顿也一直没有解决,直到今年更新的Tiles,通过左右滑动调取时间、步数、天气等等功能,才从操作模式上稍微提升了速度体验。
糟糕的硬件性能结合不优秀的软件,最终造成的结果是Wear OS运行卡顿,并且耗电量极高。2014年推出的第一波产品,甚至每天都需要充一次电。频繁的充电,意味着智能穿戴产品无法经常穿戴在身上,也就很难持续记录用户的体征、行动数据。而谷歌为了解决续航问题,甚至还推出了一个“低能耗”功能,开启之后智能手表除了查看时间之外什么都做不了。
如此糟糕的体验,也难怪其他厂商纷纷抛弃Wear OS,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只靠芯片,无法解决Wear OS之殇
但从目前透露出的骁龙Wear429配置来看,12nm工艺加上四个Cortex-A53内核相比过去产品实现了性能上的跨越,目前测试中的1 GB RAM和8 GB存储配置也比现在Wear OS设备的普遍配置高了一倍。对于LTE和蓝牙5.0的支持,也能够尽量减少耗电量。
但问题是,即使我们假设芯片性能的提升能够改变Wear OS在续航和运行流畅性方面的不足,Wear OS的未来仍然并不乐观。
作为一款操作系统,Wear OS存在的核心目的是更可能开放,招揽更多合作伙伴。但现在由于Wear OS表现不佳、苹果来势凶猛等因素,很多科技厂商要么对智能手表市场兴趣缺乏,要么放弃了Wear OS。
像是曾经颇受期待的Moto 360,在推出V2版本时就频频难产跳票,传说中今年将推出的Moto 360L,也没了消息。至于其他几家在智能穿戴领域相对活跃的科技厂商,三星选择了自己的Tizen系统、华为使用了自己的Lite OS,就连华米也没有选择Wear OS。于是如今应用Wear OS的,往往都是一些时尚、运动或奢侈品牌,像是fossil、阿玛尼、LV、彪马等等。
缺少科技厂商对于操作系统的参与,直接导致了Wear OS的开发生态不够完善,没有合作伙伴一起推动进步。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今年年初谷歌花费了4000万美元向fossil收购了一系列智能手表相关的技术版权。而fossil是一家出产各种皮具、包鞋、装饰手表的服装品牌,要依靠这样的品牌提供技术支持,想必谷歌确实在技术生态上着实缺少可依赖的对象。
尤其当科技厂商倾向于放弃Wear OS,Wear OS自然会将目标集中在时尚、运动系列的手表产品中。而这种针对非科技领域的开放生态,实际上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开发环境。比起科技厂商在设计智能手表时一切为科技功能让路的模式,时尚厂商在设计手表时则会有更多考量。丰富多样的表盘形状、不同的电池容量、是否加入麦克风、是否加入扬声器……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应用开发者,还是谷歌自身相对Wear OS进行优化时,都会面临很多复杂的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