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中国困局:有人坐引擎盖哭诉漏油,有人买新车15分钟轮胎飞了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自西安奔驰女车主坐车盖哭诉维权事件后,奔驰就被冠上了“夺命”的标签。而有意思的是,奔驰总能用事实一次又一次命中“夺命”的坑。
7月18日,一条“奔驰新车开15分钟轮子掉了”的微博热搜,再次将奔驰的质量与售后问题摆在台前。
据当地媒体报道,7月16日,广东深圳一位王女士以59万元的价格买了一辆全新的奔驰GLC300L。然而,新车刚从车行里开出15分钟就出现“要命”故障,车左前轮与车身分离,轮胎掉了。这相较于新车开不到一公里就漏油,也是不逞多让。
工作人员表示,此次“飞胎”事件在全国属于首次,在没有检测之前,责任划分不确定,如果是厂家问题,一定会负责。车主也选择等检测结果出来之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飞胎”是首次,但有关奔驰的“夺命”往事并非首次,不论是120km时速蒙眼狂奔的传闻,还是陕西女车主坐上引擎盖哭诉的事件,都让奔驰一次又一次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
奔驰的引擎盖
西安奔驰女车主坐车盖哭诉维权事件,是奔驰口碑断崖式下跌最重要的节点。
2019年4月9日,一段女子坐在奔驰引擎盖上哭诉维权的视频流传网络,据AI财经社此前了解,视频中的女车主在西安利之星奔驰店花费66万元(首付20万,贷款40余万)购买了一辆新车,刚出4S店,开了不到一公里就发现发动机漏油。过去15天后,当事女车主多次催促销售人员,方案从赔款到换车,最终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新车换发动机,说这是国家三包规定。女车主被逼无奈,到店里维权。
4月13日,在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分局主持下,女车主与奔驰方工作组进行了协商,在沟通协商时还指出,被4S店“欺骗”称“利息低”,做了奔驰金融贷款购车,并支付了15200元“服务费”。利之星奔驰4S店未提供该笔费用的正规发票,只给了一张收据,等问题。
与此同时,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有限公司发表声明称,自近期获悉客户的不愉快经历以来,公司高度重视,并立即展开对此事的深入调查以尽可能详尽了解相关细节。无论怎样,都对客户的经历深表歉意。公司已经派专门工作小组前往西安,将尽快与客户预约时间以直接沟通。
在刚发出的第二天,据河南媒体报道称,来自河南郑州的王女士,花费了近四十万在“郑州之星奔驰4S店”购买了一辆奔驰C260车型,提车后不到24小时,车辆在正常行驶中,突然出现了”方向盘无法转向“问题,郑州之星奔驰4S店将车辆拉回检测后,鉴定为”方向盘助力系统失效“,并通知王女士为其车辆更换问题配件。
报道称,王女士认为刚购买的新车就出现问题,还需要更换配件维修觉得非常荒唐,并向“郑州之星奔驰4S店”提出退车或换车的要求,而店方相关负责人在收到王女士及家人的退换车要求后,并没有做出正面的处理态度,且店方认为自己也是按照国家“三包”规定解决处理该事件。
对于4S店的态度,王女士则表示,“非逼我坐引擎盖上哭诉才解决?”
6月11日,西安维权女车主维权的最终结果出来了。提回同款新车,退还1.5万元服务费。对于在引擎盖上才能解决问题的奔驰来说,品牌形象大受影响。
质量问题不断
质量问题一直是奔驰无法回避的问题。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目前,中国市场仍是奔驰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市场,也是唯一一个上半年销量保持正增长的市场。今年上半年,奔驰在全球范围内累计交付新车119.5万辆,中国市场贡献了近三成销售比重。
AI财经社此前通过梳理奔驰近年来的一些员工言行和市场表现,发现这个世界车企巨头似乎并未充分表达出对自己最大市场群体的基本尊重。
2017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集体约谈大众、通用、奔驰,谈及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破裂问题缺陷调查情况。但彼时这3个品牌、8家生产商仅提出召回小批量车辆用于试验分析,并未提出有效召回措施,直到11月才宣布了召回计划。然而对于美国市场,早在2016年2月,戴姆勒就表示将召回那里的84万辆配备高田气囊的汽车。
2016年,奔驰被曝出“E级钢材门事件”,即其在中国售出的E级车偷偷换取了材质,用钢材代替铝合金材质,使得簧下重量加重,比海外版本足足增加300公斤体重,使得操控性存在可能的下降。这种名牌车企区别对待、偷工减料的行为一度引起舆论轰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1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