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凭什么是库克?

09-15 IT文章

凭什么是库克?

文|深响,作者|赵宇

核心要点 :

▪ 库克接班乔布斯担任苹果公司CEO,起初并不被外界所看好

▪ 借助丰富的供应链经验,库克使苹果的运营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 在库克治下,苹果的文化和价值观有了新的风格与印记

9月11日,苹果新品发布会后,蒂姆·库克和他领导的苹果公司再次“霸占”了国内外科技媒体的头条。

这家成立于1976年的科技公司,依然能通过每年的新品发布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讨论热度。

但关注中也不乏批判:“创新乏力”、“逐渐平庸”、“吃老本”……在媒体日益严苛的批评背后,折射出的是公众对苹果非同一般的期待,与苹果现实表现之间的错位。

不过,无论今天苹果的创新能力面临多少争议,它作为一家企业的成功依然有目共睹:iPhone 自问世以来,十几年间的销量已经突破12亿台,给苹果带来的营收在1万亿美元左右;尽管安卓手机的出货量更多,但迄今为止苹果在营收上独占鳌头,并且占据了手机市场80%以上的利润。

同时,在库克的带领下,苹果在个人电脑领域的市场份额不断地扩大,从2011年的5%增长到如今的7%。苹果近几年在可穿戴设备和服务业务方面也在年年增进——尤其是服务业务,近几年大有成为苹果新兴业务驱动力之势。

可以说,苹果今天在业界的地位依然毋庸置疑。

那么,回看过去几十年,苹果究竟是如何保持发展势头的?尤其是在2011年灵魂人物乔布斯离世之后,这种优势如何持续下来?起初并不被外界所看好的“接班人”蒂姆·库克都做了哪些工作,才能带领苹果不断向前?

凭什么是库克?

本书作者利恩德·卡尼是《连线》杂志资深新闻编辑、高级记者

今年6月出版的《蒂姆·库克传》为我们揭开了“后乔布斯时代”苹果的冰山一角。

在作者利恩德·卡尼笔下,我们可以看到,曾经僵硬的公众亮相、动荡的高管团队、平淡无奇的产品和外界的质疑,一度让库克的继任之路异常艰辛。但在过去的8年中,从他最擅长的供应链入手,逐步改造苹果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库克也已经给今天的苹果打上了属于“库克”的烙印。

改革大刀阔斧:重塑供应链

苹果以卓越超前的设计著称,但硬件生意可不仅仅只有“设计”这一环。

对于苹果来说,想要做到业内领先,光是设计出令人目眩的产品还不够,如何确保这些顾客想要的产品在最短时间内被送到顾客手中,并最大限度上压缩库存,往往是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

曾经的苹果就一度因为无法准确预测计算机的市场需求,吃了不少的苦头。

1993年,PowerBook 未能像苹果预期的那样大受欢迎,一度库存积压,损失惨重;1995年,因为库存缺口,高达10亿美元的订单摆在苹果眼前,但他们却无法交付,甚至曾被业内媒体列为史上“最大的供应链灾难”之一;1996年,大量未能出售的计算机更是几乎导致苹果破产。

凭什么是库克?

苹果公司在90年代生产的 PowerBook 电脑

当时的苹果急需一个供应链管理人才前来救火。1998年,求贤若渴的乔布斯找到了曾经在 IBM 有12年工作经验、当时在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之一的康柏公司(Compaq)任物料管理副总裁的库克,并以他强大的个人魅力在第一次会面中就打动了库克。

1998年3月,库克加入了苹果。甫一上任,库克就对苹果的供应链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首先就聚焦在了压缩库存和生产周期上:他对过量库存的厌恶,可以与乔布斯对拙劣设计的厌恶相比拟。因为库存会给公司财务造成负担,库克在描述堆积如山的库存时,甚至会用上“丧尽天良”这样的词汇。

良好的库存管理有赖于对销量的准确预测能力,而此前苹果在这方面一直存在短板——不是生产过量就是生产不足。

比如,乔布斯在加州弗里蒙特建设的最初的 Macintosh 工厂曾被称为设计精良的“未来工厂”,一度被认为是计算机行业内最好的工厂。但仅仅几年后,这家明星工厂就被关闭了,因为当时苹果电脑的销量从来不足以支持它的运营。

为了能准确预测销量,库克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一是投资 SAP(思爱普,德国软件公司)当时最先进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二是组建了一支能够负责市场需求预测的核心团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81576.html